...妇人被儿鼻风吹入乳孔,以致闭结,内生一块,红肿作痛,大谓痈,小谓疖。又,未产谓内吹,已产谓外吹。以紫河车草、浙贝各三钱,为末,黄糖拌陈酒服,醉盖取汁。或用白芷散五钱,酒送,一服全消。如溃,以醒消丸酒送一服,以止其痛,外贴洞天膏自愈。倘内吹...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第3期25页摘要:对古方“补阳还五汤”进行化裁,拟名为益气养经汤,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均作CT、MRI明确诊断,有23例作肌电图明确诊断。治疗方法:益气养经汤组成;生黄芪60g 当归12g 赤芍...
...。方取牛蒡子豁痰消肿,通十二经络之功效,《本草纲目》谓其能散结除风,和腰膝凝滞之气;白僵蚕有化痰散结之功,《本草思辨录》谓其有“治湿胜之风痰”的作用,二者配伍,专治湿痰留注经络。白芥子有豁利皮里膜外,由气血凝滞而聚积的无形之痰的作用;泽漆有...
...都只证明了一半,而又混淆了另一半:贫和贱看上去很像是一回事,却不是同一个概念。贫一定是贱的前提,但是贱不一定是贫的结果。 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贝”是古代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那当然是缺少财物以至于贫困了。贫是一种与富相对的...
...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伍用陈皮之辛、苦、温,理气降逆,燥湿化痰,《本草汇言》谓“陈皮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为脾胃之圣药也”;黄连,味苦性寒,泻火解毒燥湿,少用有厚肠胃之功;白花蛇舌草苦、甘、寒,清热解毒;蒲公英...
...大明本草》言其“除烦止泄,疗妊妇心烦迷闷,胎动不安”。《滇南本草》言其“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营养分析表明,本品淀粉含量占69.6%~73.7%,蛋白质含量1.75%~2.3%,此外,还含有脂类、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有一定的补益...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人们还在承受着夏季炎热的时候,秋天的主气“燥”已经悄然来临。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容易产生咽口燥干、音哑、咳嗽等诸多问题。鼻为肺之窍,肺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因此秋季还经常发生鼻衄、皮肤干涩、便秘...
...瘿瘤消失。 医学研究,中药中有一些药物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消瘤作用,如生牡砺、穿山甲、鳖甲、浙贝、南星等等。专家科研攻关,通过万余患者的实验,终于总结研制出了一套治疗瘿瘤的中药方案,可快速软化消除瘤体,并能整体调节...
...小暑过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不远了。广州各医院纷纷开展了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为基础的“天灸”疗法,就是针对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的特点,据此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
...《仁术便览》活血化痰汤治痰中见血。白术(炒) 当归(酒制) 白芍(炒。各五钱) 牡丹皮(一钱二分) 贝母 麦冬 枸杞子(各一钱) 黄芩(炒,八分) 甘草(炒,二分) 青皮(四分) 桃仁(炒,去皮、尖) 山栀(炒黑) 桔梗(各一钱) 水煎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