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伏期 肺疟疾病是疟原虫全身损害的肺部表现,其潜伏期与疟疾的感染发病时间相当,间日疟及卵形疟为10~20天,三天疟为70~80天,恶性疟为10~14天。 2.分型 根据其发病的主要表现可以将肺疟疾病分为4型: (1)哮喘型:有与疟疾...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老疟饮 《三因》老疟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老疟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老疟饮【处方】苍术(泔浸)草果(去皮)桔梗 青皮 陈皮 良姜各15克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去滑)枳壳(麸...
...《茶饮保健》白术止疟茶原料:白术5g、陈皮3g、绿茶。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止疟。用途:三日疟。来源:《古今良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止疟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白术止疟茶 原料:白术...
...《退思集类方歌注》百劳丸(吴昆《医方考》) 治一切劳瘵积滞,未经药坏者。当归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人参(各一钱) 虻虫 水蛭(各十四枚) 大黄(四钱) 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五更用百劳水(即甘澜水,以杓扬百遍者也。)下,...
...治劳疟口渴。小柴胡汤原方去半夏,加栝蒌根四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止渴升清(此方功效如此)劳疟瘳。(疟不离乎少阳,故用柴胡;劳“劳疟”,中气虚也。后人用补中益气汤治之,亦效。)...
...周慎斋曰∶治疟之法,升其阳使不并于阴,则寒已,降其阴使不并于阳,则热已。升其阳者,是散阳中之寒邪,柴、葛、羌之属,为散寒之品也。降其阴者,是泻营中之热邪,芩、知、膏之属,为泻热之品也。盖并之则病,分之乃愈也。此盖本之王肯堂之治案,王之...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刘××,年三十二岁,于季秋患疟又兼下痢。 【病因】 因需车孔亟,机轮坏处,须得急速收拾,忙时恒彻夜不眠,劳苦过甚,遂至下痢,继又病疟。 【证候】 其痢赤白参半,一昼夜十余次,下坠腹疼,其疟间日一发,寒轻热重,其脉左右...
...目录 《景岳全书》追疟饮 《时病论歌括新编》追疟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追疟饮【处方】何首乌30克(制)当归 甘草 半夏 青皮 陈皮 柴胡各9克【功能主治】截疟。治疟疾,血气未衰,屡散之后,疟仍不止者。【用法用量】上...
...之处,所以症状持续常在;疟邪则是随着经络循行,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遇,病才发作。 黄帝道:疟疾发作有先寒而后热的,为什麽? 岐伯说: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气,便留藏在腠理皮肤之中,到秋天又伤了风邪,就成为疟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种阴气,风邪是一...
...之处,所以症状持续常在;疟邪则是随着经络循行,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遇,病才发作。 黄帝道:疟疾发作有先寒而后热的,为什麽? 岐伯说: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气,便留藏在腠理皮肤之中,到秋天又伤了风邪,就成为疟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种阴气,风邪是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