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明清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稱為「三法司」,專審重大案件。 明史.卷九十四.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 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得旨三法司提問,問官勘實覆奏...
...国语辞典 相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住在湖北黃梅縣東的馮墓山接引學人,所以稱他們所傳的禪法為「東山法門」。 高僧傳.卷八.慧能傳:「於其下說無上乘,度無量眾。至是,能爰宅于茲,果於樹陰開東山法門。」...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后位号定于汉,而称谓汩于唐,以仆臣而长百僚,朕所不取。且丞相者,道揆之任也,三省者,法守所自出也。今舍其大而举其细,岂责实之议乎!肆朕稽古,厘而正之,盖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为政之先务也。其改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
...国语辞典 書法上運筆寫字的方法。因以手執筆皆直,虎口間空圓如馬鐙,易於撥動,故稱為「撥鐙法」。 唐.林蘊.撥鐙序:「吾昔受教於韓吏部,其法曰『撥鐙』,今將授子,子勿妄傳。拖、撚、拽是也、訣盡於此,子其旨而味乎!」...
...以免民間重役之害。後來蒙朝廷差臣兄軾詳定役法,軾議論與臣無異,致與本局商量不合,陳乞罷免,辱蒙朝廷依軾所乞,臣以兄弟之嫌,未敢再有論列。今竊聞監察御史陳次升奏,以役法大要未定,人情熒惑,乞敕詳定役法所疾速議定合差、合雇色額及官戶、寺觀、單丁...
...国语辞典 法律。古代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杜周傳:「君為天子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 明史.卷一九三.翟鑾傳:「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
...国语辞典 佛教用語。指佛法的衰落期。這時期佛法將滅,只剩教法,既無人修行,也無人證悟。時限約在佛滅兩千歲(一說一千,一說一千五百年)後的一萬年之間。 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
...五谷、果、菜、肉皆补物也,犹当辨其五脏所宜,毋使偏倾可也。若以药为补,虽甘草、苦参,久服必有偏胜增气而夭之虑,况大毒有毒乎?是故三法犹刑罚也;粱肉犹德教也。治乱用刑,治治用德,理也。余用三法,常兼众法,有按有跷,有有导,有减增,有续止。医者...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柔兆摄提格三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元年(辽太平三年) 春,正月,丙寅朔,诏改元。帝读诏,号泣者久之,谓左右曰:“朕不忍遽更先帝之号也。” 辽主如纳水。 以耶律藏引为平章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