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头痛之一。《灵枢·厥病》有“厥头痛”之病名,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谓:“因于湿,首如裹”。表述湿重引发头痛之症候特点。湿厥头痛指湿邪蒙蔽于上,清阳不长而致病者。《东医宝鉴·外形篇》:“湿厥头痛,冒雨伤湿,头重眩痛,阴雨则甚。”脉多...
...背俞也,迫脏刺之脏会。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腹中寒热去而止。《灵枢·官针》:五曰阳刺,阳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阳刺入一,正内一也,傍四处,傍内四也,正入一针,傍内四针,以治寒热也。寒热之深专者,刺其大脏所通之处...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 卷第十八(佚)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 卷第二十(佚)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卷第二...
...,因此它一定得在张仲景之先。《灵枢》中也有个别篇章晚出,如《阴阳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阳也”句,故可断定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0 年)颁布太初历之后。《素问》中的第七十二篇《刺法论》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论》,在王冰次注《素问》时...
...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
...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这些都是说在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至于《素问·针解篇》所提的“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则是指营卫气血留注的盛衰而言,张介宾注:“气至应时谓之开,已过...
...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
...经络俞穴。出《素问·气穴论》。指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输穴,共二十五穴,左右合计为五十穴。...
...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已予删去。现存三种清刻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等。成骨①经外穴名。《素问·刺腰痛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近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