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证肠游(急性痢疾)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60克(久煎) 蜀椒6克 桂枝10克 党参12克 黄柏10克 二剂忌食油荤、生冷。上方连进两剂,肠游痊愈。1979年6月随访,患者说:一年前病愈后,至今未再复发。【辨证】《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66.htm

阳明病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六经病之一。本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种类型。经证的主症是身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腑证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使闭,潮热、甚则谵语、脉沉实有力。这是因热盛津伤,热结胃肠所致,属实热里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mingbing-99.html

与中医对话,走近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中医学的辨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最后大都落实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8.html

周仲瑛_疫为戾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痼、顽、难,常规辨治,鲜能奏效。二者同中有异,不可混为一谈。同时,疫气的性质虽以温热者居多,但也有属于寒性者,如寒疫病,所以也不能把疫气统称为温疫病的病因。对疫戾的辨治主要是依据不同疫病的临床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4-12.html

六经方余论_《伤寒附翼》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既论制方之大法,又分六经之方以论之,亦云详矣。而定方不同之故,更不可不辨也。夫风寒暑湿之伤人,六经各有所受,而发见之脉不同。或脉同而症异,或脉症皆同而主症不同者,此经气之有别也。盖六经分界,如九州岛之风土,人物虽相似,而衣冠、饮食、言语、...

http://qihuangzhishu.com/814/10.htm

少阴证下利虚脱(正伤寒)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阶段,属典型之四逆证。值此纯阴微阳之际,千钧一发之时,一切以阳气之存亡为转移。阳存可生,阳亡立死,非急投以大剂通脉四逆回阳救逆不可。四逆汤为仲景回阳救逆之主方。若能正确掌握,辨证施治,姜附草三昧,即能起死回生。郑钦安曾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53-0.html

病发于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六经辨证中辨别阳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阳经的病变。...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26.htm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逐步地把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笔者现根据个人的认识水平,谈谈对中医辨证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病发于阴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里。六经辨证中辨别阴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无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阴经的病变。...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27.htm

什么是寒湿困脾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寒湿困脾证是指由于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在六经辨证中,一般归属于太阴病证。多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4.html

共找到17,2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