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文献的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

...已失传,其中方伎略汉书·艺文志中有较全面的收录。将方伎类书目分为4种:(一)医经“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所宜……。书目有:黄帝内经18卷、外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2.htm

林序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

...坚脆,乎。非大圣上智,孰能知,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传,学之者鲜矣。唐·甄权但修明堂图,孙思邈从而和,其余篇第亦不能尽言。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今取素问九墟灵枢太素经千金方...

http://qihuangzhishu.com/661/1.htm

雷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上古时代传说人物。据传为黄帝之臣子。黄帝内经中,较多内容为黄帝与雷公问答加以叙述,此皆为后世所论。另又有将南北朝时期的炮炙学家雷斅称雷公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78.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一)中国历代医家的贡献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http://qihuangzhishu.com/44/2.htm

序_原机启微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

...,逍遥物外,自称敕山老人,人亦随称。敕山尝读黄帝内经,慨然叹曰∶穷而在下,可以济人利物者,其惟医乎。乃益发古今方书,研究而会通。不数年,尽能工其。其治人,无问贵贱男女,内外大小,凡所治咸效,专以慈仁为意,未尝邀报谢,故施惠博而道益...

http://qihuangzhishu.com/849/1.htm

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_【中医宝典】

...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 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一) 1974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里发掘一大批帛书和竹简,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帛书中发现一幅导引图。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它属于西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4.html

针道源流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

...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难经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3.htm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

...血脉”、“血气”、阴阳等生理概念,内经确立了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分科趋势经验疗法可以上溯巫医混杂的时代乃至人类形成初。春秋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已积累相当程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htm

林枫(1708-18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清代医家。字芾庭。福建候官(闽侯)人。父薛斋,素精岐黄。自幼习儒,旁及医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后两次应试不第,遂专医业。晚年益精,勤于著述。撰有乐素堂医学汇参(简称医学汇参)十卷,分释体、辨脉、释药、释方诸集。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34.htm

绪言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

...痉挛、麻木、肿胀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当时对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疗的。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3/1.htm

共找到632,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