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_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与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相同的证。总之,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临时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分析症状的基础上认识疾病和辨别证候,在识病的同时辨证,辨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的核心,是灵魂。辨证与病的关系中医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3.html

先兆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中医古时络脉查部位比较广泛,凡浅表络脉显露者皆属,遍身络包括鱼际络、指络、舌下络、指甲络及耳廓络等,通过浅表络脉的络色及络形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状况。络在《内经》中早有应用,通过络色的变化预测寒热虚实。如《素问·经络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5.htm

温病脉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为医者当切记。)凡温病脉,中洪长滑数者轻,重则脉沉,甚则闭绝。此温病与伤寒脉浮脉沉异治要诀也。凡温病脉,洪长滑数兼缓者易治,兼弦者难治。凡温病脉,沉涩小急,四肢厥逆,通身如冰者危。凡温病脉,两手闭绝,或一手闭绝者危。凡温病脉,沉涩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23/74.htm

风水黄胆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谓之劳瘅,以女劳得之也。疸音旦。)已食如饥者,胃疸。(已食如饥者,是胃热也。善消谷食,故曰胃疸。又《论疾尺篇》曰∶脉小而涩者,不嗜食。言中寒也。所以治疸者,当知阴阳。)面肿曰风。(风为阳邪,故面肿者曰风,阳受风气也。)足胫肿曰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1-12.html

路志正_读经典 做临床 跟名师 缺一不可--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三十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从2008年12月起,我开始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学习,以前跟师抄方,对老师的用药、用方多是死记硬背,临床运用时多是病用方、用药,看到什么病用什么方,至于为什么用,却从来没有深入研究,遇见症情复杂的病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31.html

刘瓦利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刘瓦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病人,既要重视辨别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善于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6.html

指纹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指纹主要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zhiwen-1436.html

分型治神经性呕吐_【中医宝典】

...神经性呕吐,属中医“郁证”“呕吐”范畴,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气横逆,犯胃乘脾,导致脾胃纳运失职,腐熟功能减退,水湿痰饮内停,终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将神经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104.html

问人迎气口脉_《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死生.系乎右手关脉.宿病死生.主乎左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或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

http://qihuangzhishu.com/845/15.htm

异脉_《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急者.观下文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则疝瘕阴阳治.可了然矣,二阴急为痫厥.厥属肾.而痫属心包也.二阳急为惊.闻水音则惕然而惊也.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病亦下血.二脏同病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45/24.htm

共找到475,1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