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墨子学会_墨家_【文学360】

...张高丽和任继愈、张岱年、季羡林、蔡尚思、等领导与专家担任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兴建了墨子国际研究中心和墨子纪念馆,举办了一届国内、六届国际墨学研讨会、编辑出版了5000多万字的墨学研究论著,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墨学专家建立了联系,初步形成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92.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医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htm

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微生物限量标准等等,使中医药的推广和使用受到诸多限制。其中,尤其值得中国企业注意的是中国出口到西方国家的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包装问题很大,现在的包装大多数不符合西方国家的法规和市场要求,比如成份含糊不清,有效及生产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13.html

郑旦简介_古代美女_【文学360】

...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郑旦好剑,性格刚烈。但多年来,西施是广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郑旦呢,倒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中国春秋末年越国美人,与西施同时齐名,同被越王句践选为献吴国美人中的一员,用以迷惑吴王夫差。在越教授以礼仪,习以歌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31.html

史部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史部-中国古籍

...班固《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

http://wenxue360.com/guji/shibu.html

近代基础医学各科的建立和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近代病理学自学科的确立至发展,无论在教学或研究方面均较落后,发展速度缓慢,但经过近半个世纪在老一辈的病理学家的努力下,为新中国建国后的病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微生物学我国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从经验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2.html

中国古代药店妙联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古代药店又称堂,门外多贴有醒目的对联。这些对联既展示了文采横溢的医药文化,又各具特色。 一、显示医药人高雅纯洁职业道德的对联 道遵思邈心存济世;德昭仲景志在医人。 宁可塌上药生虫;但愿世间庶寡疾。 二、宣传药店中草药齐全的对联 甘草紫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25.html

经学的研究机构_儒家_【文学360】

...中国大陆对于经学研究有政治因素必须避讳,起源于建国初期社会运动大力推展破四旧、立四新、打倒孔家店等等,十年浩劫对于经学有重大的破坏,经学在政治上被视为思想的毒草。 开放改革之后,关于经学的研究多半依附于中文、哲学或是历史系所中。近年虽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3.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3.html

农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nongjialei.html

共找到73,9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