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察色形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为邪实,推阴阳逆顺、五行生克之理,参伍以决断生死之分也,更详下文。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数则烦心,大则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此即脉,而...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8.htm

《白喉条》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陈葆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病源第一 经络第二 辨色第三 脉第四 手太阴本病症治第五 手少阳标第六 手少阴标第七 三经标本并第八 救误上第九 救误下第十 善后第十一 外治第...

http://qihuangzhishu.com/227/index.htm

冯世纶大青龙汤治失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失眠为临床常见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伤寒杂论》对不寐论述颇多,记载的多个方证至今为临床常用,如酸枣仁汤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等。笔者在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学习中,深刻体会了临床经方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12.html

中医不可能十人一方——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之比喻:“用古方治今,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匠氏不同,新屋自也有别。 方证与机不应割裂 笔者认同《中医》一文中所提到的“最终临证处方时还是要落实到具体方证的识别上,即方证对应、方证论治。”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46.html

分型治神经性呕吐_【中医宝典】

...神经性呕吐,属中医“郁证”“呕吐”范畴,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气横逆,犯胃乘脾,导致脾胃纳运失职,腐熟功能减退,水湿痰饮内停,终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将神经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104.html

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抱朴子云∶野狼寿八百岁,满三百岁,则善变人形。《千金翼方》豺皮性热。主冷痹香港脚,熟之以缠上,即瘥。 目录 《新修本草》豺 《证类本草》豺 《千金翼方》豺 《中药大辞典》豺 《中华本草》豺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新修本草...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chaipi.html

周仲瑛_中医辨证的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病名根据中医有关病名的认识,抓住主症(可有一个或若干个)及其临床特点,确定可能的病名尤其是非症状病名,有利于针对疾病特点进行分别治疗。如有些在一定阶段都可表现脾胃湿热证,但黄疸宜用茵陈篙汤,湿温宜用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泄泻宜用葛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4.html

梅花针配合拔罐治股外侧神经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阳明经皮肤微微发红,在局部异常感觉区采用较重手法由里向外叩刺至微微出血,再予拔罐出血约5毫升,起罐后用消毒棉球将出血点擦净,每周两次,5次为一个疗程。 《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本病属于中医学“痹”、“着痹”范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815.html

论温热五种法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气∶风寒之气,从外收敛入内,无蒸气触人。间有作蒸气者,必待数日后,转入阳明腑症之时。温热及湿温症,其气从中蒸达于外,即有蒸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蒸然一室,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寒气则内敛,得火气则上炎。温热火气也,人受之自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723/46.htm

治干燥综合征心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女性多见。本病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SS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现大多医家认为可归属为“燥证”范畴。全国中医专业委员会所著《痹论治学》,把合并关节疼痛者归属为“燥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160.html

共找到447,3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