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此,治腹泻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选用中成药。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多因受到暑、湿、寒、热之邪侵袭,...
...中医把感冒归为外感(外邪)疾病,按临床证候表现,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疫)感冒和暑湿感冒四类。只有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认真加以区别,然后选用相应的药物,才能药到病除。 春夏之交,也是感冒高发季。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病。感冒后最早...
...70.557.764.125.053.615.423.141.33 讨论3.1 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除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外,还十分重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儒门事亲》所说:“夫病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
...□〔《脉》〕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食饮,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滑则多实...
...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学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学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学著作虽已亡佚,但亦可窥见当时脉学研究的兴盛状况。王叔和《脉经》对脉学的总结王叔和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
...情况下,动员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考虑安装起搏器后,对今后劳动不方便,故不同意安装,前来门诊要求中医治疗。【初诊】当时表现,阵阵心慌,胸闷憋气,心烦,夜寐多梦。舌红体瘦,脉象沉迟,按之弦细且滑。检查:血压120/80毫米汞柱,心率46...
...在客观上存在着统一的规律,两者互相支持,互为佐证,相辅相成。 各种脉象与舌象都各自有自己的主证,一种病脉的出现,遂之出现相应的舌象,反之,舌象的变化,也随之带来了脉象的变化,也就是所谓脉象与舌象的统一规律,这种规律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中医临证,贵在四诊合参、而历代名家,于四诊之中,无不倚重脉诊。《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对于辨证求因,脉之作用至关重要。四言脉决云:“脉乃血派,气血之先。”是谓脉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之反应及预兆。余临证三十年间,辨疑似,别真伪,深...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乃至六版中医教材也只论...
...脏腑气血之病也。)(又按∶中医论生理,主重脏腑经络,论诊断,主重望闻问切,以现代科学视之,目多缺陷。但中医辨症用药,全赖于此,越此范畴,便无头绪,故唐氏此书,本为不知医者说法,而首先提出,殆有深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