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_国医大师李振华:五和养生 贵在力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李振华深刻体会到中医养生学的博大精深科学实用,他将自己的养生经验总结为以下几句话:“四时节气协调,天和;情志安宁,气血和;动静合一,形神合一,自身和;饮食有节,脾胃和;益肾固精,全真养形,神和。”他说,养生贵在力行,持之以恒,就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zhenhua/1119-2-0.html

立夏养生_【中医宝典】

...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心主神志,心主神明,故称心藏神。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194.html

中医养生防病中的理论观点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49.html

养生之生活起居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久坐。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26.html

立秋养生_【二十四节气】

...立秋的养生 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夏日和长夏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火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之时。现代生活常见的是用空调冷饮来消暑,而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41.html

中医养生要诀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按摩腹部,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中医认为,腹为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86.html

探寻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的契合点_【中医宝典】

...不得不进行反思,他们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希望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生命、诊治养生中获得智慧启发。特别有些未来学者,预言后工业社会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的社会。这样,人与自然由古代的统一和谐,到近代以来的对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1.html

中医美容的萌发兴盛史_驻颜护肤_【中医宝典】

...我国汉以前的医学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体系,书中所列方药,史称“经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该书十分重视养慎调摄,祛病强身,《内经》养生保健一脉相承。它所总结的辨证论治纲领及原则,成为中医辨证美容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90.html

十二时辰分段养生法(上)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在中医的许多古典著作中,不仅强调一年四季应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十二个月应因时而异,而且还提出即使在一日二十四小时之内也应根据十二时辰的变化而调节养生的方法。 十二时辰养生,就是按照一日二十四小时太阳运转的节律来养生。 在中医的许多古典著作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85.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汉唐时期的养生家们既取其养生作用之长,纳入中医养生思想之中。例如:参禅 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共找到508,6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