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与宋代明显不同,辽夏金元时期药物学著作的撰著者大多不是医官儒臣,而是临床医生。他们根据临床实际和用药需要,进行药性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试图找出一条以简驭繁、由博返约的途径。(一)对药性理论的探讨总结1、药物归经学说的初步确定:归经是指药物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3.htm

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_【中医宝典】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建立,由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夏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还有骨器和蚌器,木质耒耜已开始使用。由于农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6.html

流传了上千百年的土家族医学_民族中医土医_【中医宝典】

...年间)浙江人氏金彬随朝延官军入汀西北大庸行医,始将汉医传入汀西土家族地区。西方医学只是本世纪20年代传入本民族地区。在汉医和西医未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前,只有民族医药为土家族人民预防和治疗疾病。 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分为秦汉时期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62.html

中医治未病助力健康医学战略前移_【中医宝典】

...□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陈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历经两年的大讨论,认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治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70.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0.html

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冷思考-医学模式的“盲从”_【中医宝典】

...医学模式是人类医学思想和认识观的高度概括,它的形成来源于医学实践,反过来它又对医学研究和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变化的,在医学的不同发展时期,由于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深度,加之受不同地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300.html

后世脉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脉法就进入了后世脉法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的时期。 脉诊虽然并没有在医学话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3)医学理论的形成_【中医宝典】

...医学理论的形成 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日益丰富,一些重要的医学典籍相继问世。其中《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伤寒杂病论》。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素问》流传到唐代时已残缺不全。唐朝太仆王冰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增补了第七卷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0.html

隋唐时期的经学发展_儒家_【文学360】

...圣统上的合法性建立,影响了后来明代《五经大全》、《永乐大典》以及清代《四库全书》等等政府主导下的经典编辑,至唐后五代之世,宋代晁迥之前,无人异词。这个时期的经学也进入了韩国以及日本,成为诸国所仿效的法典,日本天皇更运用经学确立了他的政治法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7.html

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有不少中国内地的儒家和中医理论(如慎言、中庸、醉莫入房、治未病等)的痕迹,同时结合了回鹘本民族的经验,但主体已转化为阿拉伯四体液医学体系,可见伊斯兰文化渗透之力。 这一时期,维吾尔医学已经初步形成,漠北回鹘时期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0.html

共找到43,9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