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小品》。 十二卷。 东晋·陈延之撰。 约撰于公元454-473年。 总目、 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 要方第一卷 所治如下: 调三焦诸方 治胸痹诸方 治胸胁痰冷气满诸方 治心腹胀满冷痛...
...金沸草散(见嗽。)补肺汤(《和剂》) 治肺气不足,久年咳嗽,以致皮毛焦枯,唾血腥臭,喘乏不已。钟乳(碎如米粒) 桑白皮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白石英(碎如米粒) 人参(去芦) 五味子(拣)款冬花(去梗) 肉桂(去粗皮) 紫菀(洗去土。各...
...说大话的人,常说他是唾沫星子乱溅。在一般人看来,唾沫是最不值钱的,所以也毫不吝惜,甚至会像《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角那样,比赛吐唾沫玩。其实唾液非常珍贵,古代医家把它比喻为人的金津玉液,《内经》有“脾为涎,肾为唾”这样的句子,认为多唾或久唾,...
...甚焉.盖津乃气分之阴液.其源即在胃中.凝而为唾.其来既近.其伤不多.至于唾血.则出于阴分.内经云.脾为阴中至阴.盖五脏俱属阴经.而脾独名太阴.以其能统主五脏.而为阴之守也.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
...《千金》九种气咳嗽欲死,百病方。干姜(二分) 半夏(洗) 细辛 紫菀 吴茱萸 芫花 茯苓 甘遂 防葵 甘草(炙)人参 乌头(炮) 大黄 葶苈子(熬) 巴豆(去皮、心,熬) 浓朴(炙)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熬各一分) 五味子 远志(去心...
...论曰∶《内经》谓肾为水肿,肺为喘呼,气逆不得卧。盖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水气胀满,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故上气而咳嗽。古方有曰,肿从脚起,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病在肺。治水咳逆上气,通身肿满短气,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声,大小便...
...也。因胃浊,则所游溢之精气,与脾湿所归肺之津液皆不能清,水精之浊,难于四布,此生痰之本,为嗽之原也。肺居胸中,主气清肃。或为风寒外感,或为痰热内干清肃,有失降下之令,因气上逆而咳嗽也。久劳成,谓久病咳嗽不已,伤肺成劳也。参苏饮 芎苏饮 香苏...
...为大寒,亦寒咳也。咳之六气,固然可以辨其六者之状。风乘肺者,日夜无度,汗出头痛,涎痰不利,非风咳之云乎?热乘肺者,急喘而嗽,面赤潮热,手足寒,乳子亦多有之,非暑咳之云乎?火乘肺者,咳喘上壅,涕唾出血,甚者七窍血溢,非火咳之云乎?燥乘肺者,气...
...姜蜜调噙化。嗽而胁痛,用青皮,挟痰须用白芥子。又方二陈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痰喘嗽,杏仁、莱菔子炒,等分研,糊丸服。嗽而口燥咽干,有痰不用半夏、南星,而用栝蒌、贝母。水饮者不用栝蒌、贝母,恐泥膈不快。治心烦咳嗽等症,以六一散加辰砂。上半日嗽...
...咳嗽者,肺伤风也。参苏饮 治小儿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急、痰涎壅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及内伤外感、一切发热喘嗽。紫苏 陈皮 前胡 桔梗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干葛 枳壳(麸炒。各等分) 甘草人参(二味减半) 木香(少许)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