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不高,必须从群体为对象进行预防,其方法有免疫接种、隔离消毒、检疫监测、消灭病媒动物、处理垃圾粪便、重视食物和用水安全等。于是卫生学概念扩在为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个人摄生防病扩大到社会性预防措施。这是医学史上著名第一次...

http://qihuangzhishu.com/960/1.htm

鹤归楼 第一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风流偏来绝色_《十二楼》

...谁居第一?”太监就丢了围珠,单说绕翠。徽宗听了,就注意在一边。所以都得知,编了这四句口号。 绕翠将要入宫,不想辽兵骤至,京师闭城两月,直到援兵四集,方得解围。解围之后,有一位敢言科道上了一本,说:“国家多难之时,正宜卧薪尝胆,力图恢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819.html

第七章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认识和使用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地域性和传统性。 从晋代开始出现了岭南俚使用毒药和解毒药文献记载,到了唐宋时期,品种大量增加,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诸多著名解毒药,如陈家白药、玳瑁血、甘蔗根、蔓陀罗花等标志着壮族先民使用毒药和解毒药进入了飞跃时期。明清时期,不仅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22.html

毕其功于一役解释_毕其功于一役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希望大打一仗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比喻把许多任务集中起来经过一次努力来完成 accomplish the whole task at one stroke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能把中国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次完成,可惜...

http://hanwen360.com/c/148211.html

《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传记写作上,还是在他们经历中,有许多共同方面。他们虽出身地位低微,但他们学有师授、四处行医,随俗为变,把原来十分神秘医学单传方式变为公开带徒多教授方式,避免了医术失传,反映了早期医学私学传授情况。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表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内,这就难怪两晋以后,印度医学曾在我国产生一定反响。如佛学讲究四大学说,葛洪《肘后备急方》经梁陶弘景整理后,就把它更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并且提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这些都是受印度“四大”学说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第一百二十五回 汪精卫弹炸摄政王 温声才枪击孚将军_《皇清秘史》

...问明姓名,送交民政部,这时民政部尚书就是肃亲王善耆,是满族近支王公中一个革新家。闻汪黄两,业已传到,遂即坐堂审讯,先问了两姓名,随问地安门外地雷是否你两所埋。两道“确是我们埋着。” 肃亲王善耆道:“你们埋地雷何用?” 答供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521.html

解释_尽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任人、由著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他那裡盡調戲,軃著香肩,只將花笑拈。」...

http://hanwen360.com/c/335481.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唯心观点,他“元气论”,也丰富了中医学理论。刘禹锡则在《天论》中,探讨了天与关系,提出“天人交相胜”等说,指出天之道在生万物,之道在于治万物,自然界与社会存在区别,又相互作用,有力地反对了宗教宿命论世界观,有利于医学家在实际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0.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出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6.htm

共找到1,113,8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