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述_【中医宝典】

...与整理另一特点,则是托古之风较盛。西汉人刘安淮南鸿烈云:”世俗之人,多遵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一点在中医文献中,也有所体现。以下从文献概况与学术成就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 文献概况 (一)书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36.html

史记简介_史书_【文学360】

...3000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开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04.html

苏轼体简介_文化_【文学360】

...引用古人经典也能让文章颇具文化内涵,故深受广大考生和教师喜爱。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5.html

溯源中医别称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之作为标记。 岐 黄 据说黄帝和他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一部医学文献。后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58.html

论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近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登了大量有关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思路学术文章,读来颇能启人心思,其中特别有关辨证论治与方证对应内涵以及临床思维模式异同探讨、争鸣尤为激烈,尤为令人瞩目。 一般认为,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中医足部保健按摩历史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关系。 从医学发展史来看,中医足部保健起源远远早于其他疗法。在古代,由于自然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04.html

中医这棵千年大树在哭泣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四季转换、五行生克,贯穿着取类比相、格物致至理念,演绎融汇渗透着易经天地人合一观念,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理论体系,结了一颗硕大金黄果子 ——黄帝内经。在这个大果理论感召下又结出无数小果。如伤寒金匮温病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74.html

如何对待内经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脉法是脉法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起源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素材和基础意义。 脉法是医经一派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国学中医 简约而不简单民族文化_【中医宝典】

...稳定,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在它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变是形态与数量,不变是民族文化内涵与精神。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有事,但民族文化精神却一直被秉持着,绵延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13.html

论“中和”_【中医宝典】

...中和,源于内经。“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这里“平”,即是“阴平阳秘”,是指平衡,平衡也就是平和。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这是由空间上下而言中。同篇又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47.html

共找到1,085,5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