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9.html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在线阅读

...,它和汉代有重大影响的张侯论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可能出自不同的师传家法。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定县博物馆在河北定县40号汉墓(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大批竹简。该位于定县城关西南四公里处的八角廊村。大约在西汉末年该曾被盗掘过,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49.html

庐江小乔(安徽)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年代:东汉 地址:庐江县城新汽车站东侧 小乔为周瑜妻,在县城大西门,真武观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巷,小乔住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俗名瑜婆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098.html

【卷十三】_全上古三代文

...有刻书。) ◇仲山甫鼎铭 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後汉。窦宪传:南单于於漠北遗宪古鼎,容五斗其旁。) ◇楚鼎铭 楚武王之鼎续汉。郡国志二「汝南鲷阳侯国」注引皇览曰:「永平中,葛陂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20.html

苏轼列传_史书_【文学360】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6.html

什么是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0.html

卷三十二_唐文拾遗

...领袖,邦国良材。志夺冰霜,□同秋月。剑�琨犀,□□明节。日月逝矣,德辰一沈。邻桁无相,百牙绝琴。大茔之域,茱萸原东。□实谁,长史何公。(古刻丛钞) ◎ 李直 直,系出赵郡,咸通中人。 ◇ 唐扶风马氏故夫人清河张氏墓志铭(并序) 夫人讳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305.html

欧阳修的应用文体_文学家_【文学360】

...指实用文章。可见,欧阳修是从文体形式、实用性质两方面来明确应用文概念的,他已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 构筑了应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如上所述,他认为应用文的性质是实用的。他赞扬苏洵的应用文章“实有用之言”(荐布衣苏洵),黄校书策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03.html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在线阅读

...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17.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共找到467,8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