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
...刘元卿是理学家、教育家,又是文学家。他涉猎广泛,对于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有成就。所以他的著述比较多,而内容又比较丰富。《江西通志》记载他所著书目有《大学新编》、《山居草》、《还山续草》、《通鉴纂要》、《六鉴》、《诸儒...
...名家的精华与特长。 【著作与成就】 汪氏生平著作较多,有《医学原理》13卷(1519),《读素问钞》3卷、补遗1卷(1519),《运气易览》(1519)、《伤寒选录》8卷、《补订脉诀刊误》2卷(1523)、《外科理例》8卷(1513)、《痘疹...
...》,并非内科专著,但也反映了当时对内科杂病的认识水平。其论述多以观察各种疾病的特点入手,例如“痫证”,就是以疾病发作时与马、羊等动物某些形态相似,而命名“马痫”、“羊痫”等,这种命名法在后世医家的著作中多有启示,《黄帝内经》对内科杂病的认识...
...针刺操作过程的各种手法总称。见《针经指南》。《难经·七十八难》有:“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纳)针也”的论述,强调左手按压等动作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窦默因将有关针刺的各种辅助手法总称为手指补泻法,其十四条。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
...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
...七至以上即为有气,或脉浮如弓之张弦,此为有风,并可根据后方合药治之。或七至以下,此为冷候,亦宜根据后方合药疗之。或诊候取平和,或而不见,深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为神鬼之病,且合求祟,续宜使药,或桃、柳枝汤法煎饮子。为使一两颗桃心。《颅囟经》...
...诗词 姚燮素以能诗自负,他五岁作诗,终生不倦,作诗万余首。姚燮早年诗重性灵,自言:“曩昔为诗,取法袁简斋,下笔立成,觉抒写性灵,具有机趣。”他二十九岁时刊刻的《疏影楼词》大都描绘欢情爱意和风光山色,笔绪悠闲,词采绚丽,这大概是他“少年忘...
...昔黄帝与岐伯、雷公、鬼臾区之伦,质疑辨难,更相问答,作《素问》、《灵枢》,垂法万世。其理玄,其趣博,文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读之者且浩乎莫寻其津涯,杳乎莫测其渊深也,又孰从而难之哉!勃海秦越人,析其秘,撷其腴,著《难经》二卷,信足阐古圣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