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昭公八年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乡曰陈公子招,今曰陈侯之弟招何也?曰尽其亲,所以恶招也。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也?世子云者,唯君之贰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志之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
...《仁义法》 1、仁义法:《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仁之于人,义之与我者,河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而以义设人。诡其处而逆其理,鲜不乱矣。是故人...
...伯、毛伯。称杀者名,两下相杀之辞。两下相杀,则杀者有罪。王札子,王子札也。盖经文倒札字。○札,侧八反,徐又侧乙反。召,上照反。倒,丁老反。 [疏]注“称杀”至“札字”。○正义曰:《谷梁传》曰:“不言其,两下相杀也”。言两臣下自相杀,非君杀臣...
...1 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
...1、诛伐:诛不避亲戚何?所以尊君卑臣,强干弱枝,明善恶善恶之义也。《春秋传》曰:“季子煞其母兄,何善?示诛不避母兄,君臣之义。”《尚书》曰:“肆朕诞以尔东征。”诛弟也。 2、诛伐:诸侯有三年之丧,有罪且不诛何?君子恕己,哀孝子之思慕,不忍...
...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也。”孔子未定《五经》如何?周衰道失,纲散纪乱,五教废坏,故五常之经咸失其所,像《易》失理,则阴阳万物失其性而乖。设法谤之言,并作《书》三千篇,作《诗》三百篇,而歌谣怨诽也。 2、五经:已作《春秋》,后作《孝经》何?...
...《哀公元年》 提到《哀公元年》的书籍 1 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字为氏。据《尚友录》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春秋时,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做公孙羊孺,他的后代子孙便取祖上名字中公羊二字为姓,称公羊氏。 家族名人 公羊高:...
...卷正经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春秋释例》十五卷 何休《公羊传》十二卷 又《左氏膏肓》十卷 范宁《谷梁传》十二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汲冢师春》一卷师春纯集疏《左传》卜筮事 荀卿《公子姓谱》二卷一名《帝王历纪谱》 刘炫...
...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隐公 隐公元年 译文 隐公二年 译文 隐公三年 译文 隐公四年 译文 隐公五年 译文 隐公六年 译文 隐公七年 译文 隐公八年 译文 隐公九年 译文 隐公十年 译文 隐公十一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