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有劫病之功,欲涤邪由,信兹益矣。夫明堂者,圣人之遗教,黄帝之正经,纪血脉循环,明阴阳俞募,穷流注之玄妙,辨穴道之根源,为脏腑权衡,作经络津要。今则采其精粹,去彼繁芜,皆目睹有凭。手经奇功,书病源以知主疗,图人形贵免参差。并集小儿明堂,...
...气冲、治月水不利.身热腹痛.溃疝阴肿.难乳.子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铜)会阴、治女子经不通.(千同.)关元、治月脉断绝.(见带下)足临泣、治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心痛.周痹痛无常处.逆气喘不能行.中极、治妇人断绪.又因恶露...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年份:公元1406年 卷一 明堂灸经序 铜人针灸经序 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流注针经序 常山阎明广序 燕山牛良 序 资生经序 赵编序 大德丁未阆中郡蒲登辰序 流注指微针赋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九针论 灸...
....新校正曰按甲乙经.关冲穴出手小指次指之端今言中指者误也.液门(灵枢)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灵枢)陷者中(甲乙)本节前陷(入门)按液.甲乙.千金翼.外台.作腋.千金作掖.今从灵枢资生一云握拳取之.中渚(灵枢)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 .(灵枢...
...(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针灸资生经》里说:“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人体消化功能...
...针.(资生)按古书中.称 者.有三义.或岐骨.或蔽骨.或谓穴名又称鸠尾者.亦同.后人不之知也.素问曰.鸠尾下三寸.胃脘.胃脘上脘也.又足阳明脉气所发之章云.挟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挟胃脘.言阳明经.至直乳挟蔽骨下行.岐骨下三寸.至上脘旁.复...
...关键词:陈退翁 《伤寒针灸穴解》 据文献记载,由清至近代(公元1644~1948年),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好的针灸著作更是少见,是针灸学认为,期门一穴,除主治肺系病症、心系病症、脾系病症外,尚能治疟。疟症若由于病邪入于阴...
...针五分.脐下二寸名石门.明堂载甲乙经云、一名丹田.千金素问注亦谓丹田在脐下二寸.世医因是遂以石门为丹田误矣.丹田乃在脐下三寸.难经疏论之详而有据.当以难经疏为正.(详见关元.)铜人云、针之绝子.千金云、灸之绝孕.要之、妇人不必针灸此.(论...
...,此相传之二难也。有此二难,是以上古学术,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传也。针灸一道,首重经络穴道,次即手法针法。如《灵枢》、《素问》、《难经》等书,皆为针灸家之祖籍。数千年来,无能出其范围,但某经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详。...
...内容是依照现代医学的病名,在每一病种下,辨证罗列针灸处方,但仅摘抄古医籍文献资料而作编排,陈陈相因,缺乏新意。 一般来讲,作为针灸医生,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有效穴,即如何处方,以及选穴后选择何种刺法。笔者阅读了最近出版的《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