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有单诊、总按不同者,或单诊强,总按弱也;或单诊弱,总按强也;或单诊细,总按;或单诊大,总按细也。凡单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激;三指总按,则所按之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激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
...(灵枢论疾诊尺篇)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五脏六腑,目为之候,故目之五色,各以其气而见本脏之病。脾应中州,胸中者,脾肺之部也。)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治病;看病 examine (a patient) 延医诊候 国语辞典 察視病情。 北齊書.卷四十九.方伎傳.馬嗣明傳:「為人診候,一年前知其生死。」...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
...四诊以望居首、以切居末者,医师临诊之次第,非法之有轻重缓急也。前人每谓切脉为末,三诊为本,及其着书立说,又详于脉而略于三者。明·李言闻着《四诊发明》,无传本。欲求四诊之全书,戛戛乎其不可得。学海初尝致力脉法,临诊略能测人血气之寒热虚实矣,...
...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
...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
...《玉篇》《唐韻》之忍切《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𠀤音軫。《說文》視也。《玉篇》驗也。《後漢·王喬傳》詔上方診視。《註》診亦視也。《莊子·人閒世》匠石覺而診其夢。《註》占驗也。 又《廣韻》𠋫脈也。《史記·倉公傳》診切...
...诊断学专着。《医学六要》之一。明·张三锡纂。本书介绍四诊,但内容偏重于切脉。编者分析了浮、沉、迟、数等30脉的脉象、主病,对切脉部位、脏腑分部,持脉法、平脉、病脉、相类脉、危脉、妇人脉等均有简要的论述与辨析。并重点记述五官、色脉、声诊、问...
...(素问方盛衰论 连前篇)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