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1)。“王假有庙”,致孝享也(2)。“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3)。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4)。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5)。 (1)但“顺而说”,则邪佞之道也。刚而违於...
...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疏。《易》本蔔筮之書,故末派浸流於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棄漢儒,自標新學。然《隋書·經籍誌》載晉揚州刺史顧夷等有《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冊府元龜》又載顧悅之(按悅之即顧夷之字)《難王弼易義》四十餘條...
...震上 坎下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所以为“解”者,“震”也,“坎”也。“震”,东也;...
...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1)。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2)。 (1)凡“彖”者,言乎一卦之所以为主也,成卦之体在六三也。“履虎尾”者,言其危也。三为履主,以柔履刚,履危...
...为“上下篇”,正是承袭《易》之古义的一种成说,这证明《子夏易传》的成书确实很早。 (二)今本《易经》《谦》卦,《经典释文》云:“《子夏传》作嗛”,可知《子夏易传》“谦”作“嗛”,而帛书《周易》也作“嗛”,《子夏易传》与帛本同。刘大钧先生考证...
...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提要《新本鄭氏周易》三卷,國朝恵棟編。棟字定宇,長洲人。初王應麟輯鄭元易註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雖殘章斷句,尚頗見漢學之崖畧。於經籍頗為有功,然皆不著所出之書,又次序先後間與經文不應,亦有遺漏未載者。棟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凡應麟書所已載...
...小雅3、大雅 4、颂十一:周易名著1、易经 2、彖传3、象传 4、系辞十二:周礼1、《秋官司寇》原文-出自《周礼》 2、《夏官司马》原文-出自《周礼》3、《春官宗伯》原文-出自《周礼》 4、《地官司徒》原文-出自《周礼》5、《天官冢宰》原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1)。《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2)。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4)。 (1)二为同人之主。 (2)...
...一:《晏子春秋》杂篇 1、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2、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3、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