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颛权,三桓始世官,天戒若曰,自此之后,将皆为乱矣。文公不寤,其后遂杀子赤,三家逐昭公。董仲舒指略同。京房《易传》曰:“臣有缓兹谓不顺,厥异霜不杀也。” 《书序》曰:“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穀共生。”传曰:“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伊陟戒以修德...
...以辨:即上文所说的“辨洁”。《诔碑》篇曾说:“《桓彝》一篇,最为辨裁。”“辨裁”与“裁以辨”意近。 16 赡(shàn善):富足。 17 征:证验。 18 仲舒: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学家。他有《举贤良对策》三篇,载《汉书·董仲舒传》。 19 ...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1、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西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至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外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
...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 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
...谢沈《后汉书》序〔1〕 《隋志》:《后汉书》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晋祠部郎谢沈撰。《唐志》:一百二卷,又《汉书外传》十卷〔2〕。《晋书》《谢沈传》〔3〕:沈字行思,会稽山阴人。郡命为主簿,功曹,察孝廉〔4〕,太尉郄鉴〔5〕辟,并不就。...
...卷 右戴宏序云:子夏传之公羊高,高传其子平,平传其子地,地传其子敢,敢传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与弟子胡毋子都著以竹帛。其後,传董仲舒,以《公羊》显于朝。又四传至何休,为《经传集诂》,其书遂大传。郑玄曰“《公羊》善于谶”,休之注引谶最多。 ...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1、魏豹田儋韩王信传: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甯陵君,秦灭魏,为庶人。陈胜之王也,咎往从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谊必立魏王后乃可。...
...史记谓“不知其何属。”汉书谓“高祖从父兄。” 燕王刘泽,史记谓“诸刘远属。”汉书谓“高祖从祖兄弟。” 任敖传,史记谓“高后崩,敖不与大臣共诛诸吕,故免官。”汉书“皆与大臣共诛诸吕,后坐事免官。” 史记“倪宽在儒林尚书条内,董仲舒在儒林春秋条...
...游侠列传》)的一种侠义精神。这些游侠往往为某些权贵所豢养。“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他们的道德观念。 〔6〕汉代的大侠多和权贵交往勾结,如《汉书·游侠传》载,陈遵“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於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於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汉书·董仲舒传》。案:此对见《春秋繁露》卷九。) ◇ 奏江都王求雨 求雨之方,损阳益阴,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