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证治准绳·女科》补遗补脬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准绳·女科》:补遗补脬饮【处方】生丝绢(黄色者)1尺 白牡丹根皮木 白及各3克【功能主治】主妇人产时伤脬,终日不得小便,但淋湿不干者。【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绢烂...
...首。其中第三联因作者忘却,于本书编集时补作,故与原发表时稍有出入。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一九一一年鲁迅任...
... 《代吕申公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苏轼 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 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 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何谓至诚?上自大臣,下至小民,内自亲戚,外至四夷,皆推赤心以待之,不...
...岂使班超之望长悬,(《东汉·班超传》:超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归。十二年上疏曰: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首丘依风之思哉!)子牟之恋空积。(《庄子》:魏公子牟曰:“身居江湖之上,心驰...
...易童子问》三卷 阮逸《易筌》六卷 王安石《易解》十四卷 尹天民《易论要纂》一卷 又《易说拾遗》二卷 司马光《易说》一卷 又三卷 《系辞说》二卷 鲜于侁《周易圣断》七卷 苏轼《易传》九卷 程颐《易传》九卷 又《易系辞解》一卷 张载《易说》十卷 ...
...2) 次韵钱伯行游仙诗二首,其一(侨吴集卷五,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弘治九年刊本) 海定初风湛绿罗,仙人词藻寄来多。贯珠音在云谁遏?瑑玉文成手自磨。霄汉画桥尝有会,昆仑黄竹漫成歌。可怜人世书裙手,池上犹笼道士鹅。(2) 其二(侨吴集补遗...
...众怒,伏乞圣慈只行出前件奏状,留此贴黄一纸,更不降出,以全孤危。 庶使愚臣今后每有所闻,得尽论列,以报二圣知遇之恩万分之一也。 臣不胜大愿。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苏轼 元祐五年七月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右臣闻事豫则立,...
...文苑英华》本分“舍舟理轻策”以下,另为一首。 青溪 《文苑英华》作《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漾漾,《文苑英华》作“演漾”。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川,一...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
...,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相传苏轼官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