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谋九德。○谟亦作谟。《益稷》。凡三篇。 [疏]“皋陶”至“益稷”○正义曰:皋陶为帝舜陈其谋,禹为帝舜陈已成所治水之功,帝舜因其所陈从而重美之。史录其辞,作《大禹》、《皋陶》二篇之谟,又作《益稷》之篇,凡三篇也。篇先《大禹》,序先言皋陶者,《...
...《皋陶谟》 1、皋陶谟: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敦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
...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原文为:“我赞成大众文学,尽可能地以浅显的文字供给大众阅读,但那是文学中的一个旁支。” 〔5〕 “自然景物”等语,是施蛰存《突围》之五(答致立)中的话,见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原文为:“我想至少...
...遂践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覆。○践,似浅反,马同,《大传》云:“藉也。”数,色角反。覆,芳服反。作《成王政》。为平淮夷徙奄之政令。亡。○政如字,马本作征,云正。 [疏]“成王东”至“王政”○正义曰:周公...
...质,故衣古服。《礼》曰:“三王共皮弁素帻,服亦皮素帻,又招虞人,亦皮弁。”知伐亦皮。 3、三军:王者将出,辞于檷;还,格祖、檷者,言子辞面之礼,尊亲之义也。《王制》曰:“王者将出,类于上帝,宜于社,造于檷。”《尚书》曰:“归假于艺祖。”出...
...1、灾变: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授神契》曰:“行有玷缺,气逆于天,情感变出,以戒人也。” 2、灾变:灾异者,何谓也?《春秋潜潭巴》曰:“灾之言伤也,随事而诛;异之言怪也,先发感动之也。”何以言灾...
...》二卷 右郭忠孝撰。忠孝字立之,河南人。颇明象数,自谓得李挺之《卦变论》于陈子惠,因亟读,有得焉。靖康中,持宪关右,死于难,故其书散落大半。 书类 △《尚书》十三卷 右本古文孔安国传五十九篇。安国取序一篇,分诸篇之首,更定五十八篇。晋之乱,...
...1、四时:所以名为岁何?岁者,遂也。三百六十六日一周天,万物毕死,故为一岁也。《尚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2、四时:春夏秋冬。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四时天异名何?天尊各据其盛者为名也。春秋物变盛,冬夏气...
...益稷禹称其人,因以名篇。 [疏]传“禹称”至“名篇”○正义曰:禹言“暨益”、“暨稷”,是禹称其二人,二人佐禹有功,因以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所以彰此二人之功也。禹先言“暨益”,故“益”在“稷”上。马、郑、王所据《书序》此篇名为《弃稷》。...
...虞预《晋书》序〔1〕 《隋志》:《晋书》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讫明帝〔2〕,今残缺,晋散骑常侍虞预撰。《唐志》:五十八卷。《晋书》《虞预传》:著《晋书》四十余卷。与《隋志》合,《唐志》溢出十余卷,疑有误。本传又云:预字叔宁;征士喜〔3〕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