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十九评析

...。由此可风,老子反对统治阶级文化,否认它对人民意义,并提出一种乌托邦思想——使人民同这种文化隔绝。”(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老子政治主张虽不可取,但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自然本性观点,并非是没有意义。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半壁江山一纸书-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而是由汉文帝自己动手写亲笔信,这也就表示了出于诚恳。 再仔细研究它文字从“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不得不立,今即位。”这一段,一开头“甚苦心劳意”这一句,就是带刺向南越王问候“你用心良苦,太辛苦了。”又自己没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3.html

道家哲学思想“道”之道_道家_【文学360】

...曰反。”(二十五。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对于老子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统一体,理由是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4.html

老子·德经·五十一评析

...在前面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关系。这一同样论述是“道”以“无为”方式生养了万物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老子思想与用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一、秀人才涌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标志。老子学说,为我们如何识别、发现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借鉴。 1、要知人善任。 用人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老子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3.html

老子·德经·七十九评析

...向那些剥削者进行劝说,劝他们积德行善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在本章里特别强调这一点,用“德”和解重大怨仇,这肯定还留下残余怨恨,最好办法,就是要与人结下怨仇,即要求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2.html

老子·道经·三十四评析

...许多学者认为,“道”作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现物质现实事物本身,也不能离开形式推论或理论假设思想,它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事物和现象(张松如老子校读206页)。我们同意张松如观点,“道”是一个...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6.html

七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玉韵。劳健君、宗韵。谦之案褐、玉,君、宗,皆非韵。 右景龙碑本四十七字,敦煌本注同,实四十八字。河上、王本四十七字,傅、范本五十一字。河上本题“知难七十”,王本题“七十”,范本题“吾言甚易知章七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6.html

老子思想“视若刍狗”一视同仁主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中有平等观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是天地大慈大悲不存在偏爱之心,把万物看作草扎狗;圣人也不存在偏爱之心,将百姓视为草扎狗。老子并非主张视民众为粪介,而是主张政府对民众不带感情偏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7.html

第二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句。 谦之案“为者败之”二句,又见六十四。鹖冠子备知篇曰“故为者败之,治者乱之。”当亦本此。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严可均曰“夫物”,各本作“故物”。 谦之案遂州本、敦煌本同此石。又“或嘘”,河上、御注作“或呴”,王弼作“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共找到1,104,8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