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傅与景龙、敦煌皆如此。范作“王侯若能守之”,诸王本“侯王若能守之”。本皆无“之”字,“王侯”皆作“侯王”。释文云“梁武作‘王侯’。”按“侯”“守”二字,自谐句中韵,与四十二“王公以为称”,“公”“称”字同,当作“王侯”。 谦之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8.html

老子·道经·第一解读

...“道”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那种亘古蛮荒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第二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吴云曰“辙”,傅本作“彻”。 卢氏抱经释文考异文无“辙”字,庄子、战国策、史记皆以“轶”为“辙”。案“轶”借字,实应用“辙”。谦之案老子书中“彻”“辙”二字,字义不同。七十九“无德司彻”,用“彻”字。此“善行无辙迹”,用“辙”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3.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八评析

...不可。但说到底,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那就极大曲解了它内涵。下面,我们谈谈“善战者,不怒”问题。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是,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仗。这...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1.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顾欢本、强思齐本亦作“先”。蒋锡昌曰“按顾本成疏‘何先何后’,是成‘前’作‘先’。强本严君平注‘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是严亦作‘先’。老子本书‘先’‘后’连言,不应于此独异。如七‘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六十六‘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 使心不乱。 谦之案据想尔注校笺“淮南子道应训、蜀志秦宓传及易艮卦孔疏、晋书吴隐之传、文选东京赋注所引此文,皆无‘民’,刘师培老子斠补谓唐初避讳删去,今此六朝写本无‘民’字,可证刘说之非。” 虚其心。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七章译文及注释

...保护。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事物。一,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错简。 4、三宝件法宝,或条原则。...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914.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三评析

...由量变到质变飞跃法则。同时,我们也看到,本章“无为”并不是讲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正是从方法论上说明了老子确是主张以无为而有所作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5.html

老子解释_老子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把宇宙万物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总...

http://hanwen360.com/c/321543.html

六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相加,哀者胜’即上章‘慈,以战则胜也’。”蒋锡昌曰‘哀,闵也。’闵者,即六十七所谓‘慈’也。此言两方举兵相当,其结果必慈者胜。六十七所谓‘慈,以战则胜’也。”二谊优。證之以三十一“殺人◆多,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哀礼处之”,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5.html

共找到1,107,9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