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箧篇“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在宥篇“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皆作“知”。淮南道应训引老子作“智”。 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严可均曰:“绝民”,各本作“绝仁”。 谦之案:“民”字涉上下文“民”字而误。 此三者,为文不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5.html

第三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谦之案:傅、范本首句起,每句末并有“也”字。范应元曰:“古本每句下有‘也’字,文意雍容,世本并无‘也’字,至‘不失其所者久’,若无‘也’字,则文意不足,今依古本。”案:范说非也。老子古本有详略各本不同,此盖由南北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卷第一 神仙一_太平广记

...,其遵老子之术者,皆外损荣华,内养生寿,无有颠沛于险世。其洪源长流所润,洋洋如此,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出神仙传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传说他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520.html

出关“关”-出自且介亭杂文末编_【鲁迅全集】

...学者如胡适之先生之流,这才把曹氚和冯执中念念不忘记在心儿里〔9〕:这就是所谓人生有限,而艺术却较为永久话罢。 还有一种,是以为出关乃是作者自况,自况总得占点上风,所以我就是其中老子〔10〕。说得最凄惨是邱韵铎〔11〕先生——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4.html

第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同义。王念孙曰:“‘及’犹‘若’也。……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言若吾无身也。又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言若其有事也。‘及’与‘若’同义,故‘及’可训为‘若’,‘若’亦可训为‘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9.html

第五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可测,孰知其极?”语皆出于老子。又韩非解老篇云:“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故曰‘福兮祸之所伏’……故谕人曰:‘孰知其极?’”刘师培以所引于“祸兮”句下有“以成其功也”五字,疑此节多佚文。又御览四百五十九说苑引老子曰:“得其所利...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死结_道家_【文学360】

...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是熟读老子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黄老之道时代。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终,都—一做到了。汉文帝俭约是出了名,“不贵难得之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2.html

老子思想中的理财智慧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2.html

老子他说第十三章:宠辱谁能不动心_道家_【文学360】

...世间相,何足为奇。我们幼年课外读物昔时贤文中,便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不正是成年以后,勘破世俗常态预告吗?在一般人来说,那是势利。其实,人与人交往,人际事物交流,势利是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4.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共找到1,085,5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