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乘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 《训蒙骈句》按韵部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
...用洪范五行,山向、日月俱犯忌杀。 康熙三年十二月,礼部议“时宪书面‘依西洋新法’五字拟改‘奏准’二字”,从之。四年,议政王等言:每日百刻,新法改为九十六刻;二十八宿次序,汤若望将觜、参二宿改易前后;又将四馀删去紫★,俱不合。其选择不用正五行...
...遂致发热。至其治法,下述两例均选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合曹仁伯“瘀热汤”化裁,俱皆药到病除,可谓复杯即安矣。然血府逐瘀汤原书指征仅言“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今以之治瘀血发热,竟得效验...
...。“其事上也敬”者,二也,言承事在已上之人及君亲,则忠心复加谨敬也。“其养民也惠”者,三也,言爱养於民,振乏周无以恩惠也。“其使民也义”者,四也。义,宜也。言役使下民,皆於礼法得宜,不妨农也。○注“孔曰”至“孙侨”。○正义曰:案《左传》,...
...亦是误以笺中五字为一句。 廿卅卌字 今人书二十字为廿,三十字为卅,四十为卌,皆《说文》本字也。廿音入,二十并也。卌音先合反,三十之省便,古文也。卅音先立反,数名,今直以为四十字。按秦始皇凡刻石颂德之辞,皆四字一句。《泰山辞》曰:“皇帝临位,...
...使听者闻所未闻,视者见所未见。爰自近代,此道渐微。问《礼》言《诗》,惟以篇章为主,浮词广说,多以嘲谑为能,遂使讲座作俳优之场,学堂成调弄之室。啬夫利口,可以骧首先鸣;太元俊才,自当亻免首垂翅。舍兹确实,竞彼浮华,取悦无知,见嗤有识。假令曹张...
...晚著是书,以绝二累。其藁在姚说之以道家,绍兴初,谢克家任伯得而上之。 ※《累代历年》二卷 陈氏曰:司马光撰。即所谓《历年图》也,治平初所进。自威烈王至显德,本为图五卷,历代皆有论。今本陈辉晦叔刻於章贡,以便观览,自汉高帝始。 温公《记历年图...
...得知意之人,而与论作述之旨哉? 答客问中客曰: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好古敏以求之。”夏殷之礼,夫子能言,然而无征不信,慨于文献之不足也。今先生谓作者有义旨,而笾豆器数,不为琐琐焉,毋乃悖于夫子之教欤?马氏《通考》之详备,郑氏《...
...上武林,东抵于零羊峡。时开元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右迁陈州刺史北海李邕述《石室记》,列于苔壁,懿乎!宝历元年秋九月二十日,摄经略巡官试大理评事权知军州务赐绯鱼袋博陵崔公,领寮属及将吏游于兹室,探讨奇迹,异乎幽踪,尽日攀跻不尽高意。化清时官守...
...为弘山先生。年七十六,以万历六年卒。 其门人,孟秋、赵维新最著。秋,自有传。维新,亦茌平人,年二十,闻后觉讲良知之学。遂师事之。次其问答语,为《弘山教言》。性纯孝,居丧,五味不入口,柴毁骨立,杖而后起。乡人欲举其孝行,力辞之。丧偶,五十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