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前32年-前1年),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
... 马湘兰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广记》载,她名守贞,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
...、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药、针炙八卦传统治疗、发明人工灌肠术、发明人工呼吸术等20尊学习、创作、发明塑像,宫壁皆绘汉画图。医圣宫第二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内设医圣长沙大堂行医塑像五尊,晚年著《伤寒杂病论》塑像两尊。一宫壁记载医圣故里简介及医圣...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注意事项。指出针刺疗法要因时制宜,要着眼于治未病。《难经》不但在理论方面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在临床方面颇多论述。除针灸之外,还提出了“伤寒有五”的理论,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