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补遗·尚书解十首 《乃言底可绩》苏轼 巧言令色,帝之所畏也。 故以言取人,自孔子不能无失。 然圣贤之在下也,其道不效于民,其才不见于行事,非言无自出之。 故以言取人者,圣人之所不能免也。 纳之以言,试之以功,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
...注云。一作正。)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本集。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诗纪》三十四。) 【时运诗】〖四章〗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曾本、和陶本作景。曾本云。一作影。)独游。欣慨(曾本云。一作...
...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
...陶渊明自不合时,采菊东篱,为赋新诗。独对南山,泛秋香有酒盈卮。一个小颗颗彭泽县儿,五斗米懒折腰肢。乐以琴诗,畅会寻思。万古流传,赋《归去来辞》。...
...☆文帝〔甘露二年,諸葛誕作亂。〕諸葛但,以氣邁稱,常倚柱讀書,霹靂震其柱,誕讀書自若。(曹嘉之《晉紀》*《書抄》152,《御覽》13、187,《事類賦注。雷》)P。371〔景元三年,殺嵇康。〕康刑於東市,顧日影援琴而彈。(曹嘉之《晉紀》。...
...《议学校贡举状》苏轼 熙宁四年正月日,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苏轼状奏:准敕讲求学校贡举利害,令臣等各具议状闻奏者。 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
...(清)黄奭輯 ☆肅宗明帝肅祖遺詔,庾亮、王導輔幼主而進大臣官。陶侃、祖約不在其例。侃、約疑亮寢遺詔也。(徐廣《晉紀》*《世說。容止》注)P。403 ☆太宗簡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熒惑逆行入太微。至二年七月猶在焉。帝懲海西之事,新甚憂之。(徐...
...,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
...☆元帝〔遷左將軍,從討成都王穎,敗穎將陸機,殺機及雲。初,機、雲入洛,造張華,如舊相識。〕張華多須,常以綿纏之,陸雲見之,笑不能止。(鄧粲《晉紀》*《御覽》374)P。379〔蕩陰之敗也,叔父東安王繇為穎所害,帝奔歸國。〕王導與元帝有布衣...
...⑴江城子:词调名。分单调、双调两类,各有数体。单调始于晚唐韦庄,五代欧阳炯,双调始于北宋苏轼。 ⑵张春溪:名伯魁,字春溪,清浙江海盐县人,张惠言友。 ⑶西湖竹枝词: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区。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重庆周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