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确考。有《真山民诗集》。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 真山民诗,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真山民诗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祝昌泰刻本(有傅增湘校并跋,简称嘉庆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真山民集 目录...
... 既达来音,俾修报礼。 感铭之素,敷述难周。 《皇帝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元祐四年七月)》苏轼 轺车重币,已修交庆之仪;尺素好音,复讲久要之信。 属临素节,允迪纯禧。 益冀保颐,式符企咏。 ◎内制朱表三首)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罢散朱...
...之利者,任天下之患。 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赐集禧观使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四日)》苏轼 敕韩绛。 向以宏才,卧护北道。 凡斯民之利病,盖一方之安危。 朕方虚怀,以待元老...
...集类三:一曰别集类,二曰总集类,三曰文史类。 《明太祖文集》五十卷,《诗集》五卷 《仁宗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卷 《宣宗文集》四十四卷,《诗集》六卷,《乐府》一卷 《宪宗诗集》四卷 《孝宗诗集》五卷 世宗《翊学诗》一卷,《宸翰录》一卷,...
...引证之常,亦无比拟二帝之意。 况此《策问》第一、第二首,邓温伯之词,末篇乃臣所撰,三首皆臣亲书进入,蒙御笔点用第三首。 臣之愚意,岂逃圣鉴?若有毫发讽议先朝,则臣死有余罪。 伏愿少回天日之照,使臣孤忠不为众口所铄。 臣无任伏地待罪战恐之至。...
...犹趁人, 及兹叹冥寞。 《龙门镇》 细泉兼轻冰, 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 迫此短景急。 石门云雪隘(一作溢), 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 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 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 山寒夜中泣! 《石龛》 熊罴咆我东, ...
...修竹喜萧然。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书传。欲成《古史》须咨考,陋巷何因接尺椽。 【次韵王定民宣德】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共陪。第一词人生...
...有成,其在人乎!邑将焉往!”子太叔曰:“若四国何?”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従也,四国何尤?《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所归。”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以予之,又使为卿,以次己位,郑乃少安。及其久而政成,大夫之忠俭者,従...
...今日圣政不合。见今尚书共阙四人,若并用似此四人,使互进党类,气势一合,非独臣等耐何不得,亦恐朝廷难耐何矣!且朝廷只贵安静,如此用人,台谏安得不言?臣恐自此闹矣。”宣仁后曰:“信然,不如且静。”诸公遂卷除目持下。辙又奏:“臣去年初作中丞,首论...
...顾诸子,而以为不足为也,是以止而有待。夫子尝曰:‘世之学柳下惠者,未有若鲁独居之男子。’吾于三子亦云。”众曰:“然。”退而书之,遂刻于石。 【上高县学记】 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