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词头奏状六首·范子渊》苏轼 元祐元年二月八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状奏。 今月八日,准吏房送到词头一道,司农少卿范子渊知兖州者。 右臣谨按:子渊见为殿中侍御史吕陶弹奏,为修堤开河,糜费巨万,及护堤压埽之人,溺死无数,自元丰六年兴役至七...
...【诗赋铭赞共十首】 【种药苗二首〈并引〉】 予闲居颍川,家贫不能办肉。每夏秋之交,菘芥未成,则槃中索然。或教予种罂粟、决明,以补其匮。寓颍川诸家,多未知此,故作《种药苗》二诗以告之。皆四章,章八句。 ○种罂粟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余,...
...策问一首】 问:三代、汉唐之法行于前世,而施之于今,辄以不效,何也?昔者,盖尝取经界之旧法以为方田,采府卫之遗意以为乡兵,举黜陟之坠典以为考课矣,然而为方田则民扰而不安,为乡兵则民荣而无益,为考课则吏欺而难信。三者适所以为患,不若其已也。《...
...长短经》的确深入地剖析了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 《长短经》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
...◆诗七十首【春日耕者】 阳气先従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自柘城还府马上】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河润兼冰散,禽声...
...本) 文殊师利巡行经一卷(初出与隋崛多文殊尸利行经同本觉意笔受) 佛语经一卷(初出与周世崛多出者同本僧朗笔受) 佛名经十二卷(或云十三卷或分为二十卷正光年于胡相国第译见续高僧传) 法集经六卷(或七卷或八卷延昌四年于洛阳出僧朗笔受见法上录及续...
...几次是失掉了原文的精彩的。孙先生第一首译诗《帆》原文是: (原文从略——编者。) 按着我的意思应当译为(曾刊登于《语丝》第五卷第三期): 孤独发白的船帆, 在云雾中蔚蓝色的大海里…… 他到很远的境域去寻找些什么? 他在故土里留弃着什么? ...
...旒冕,手荐璧琮。晬容穆然,而祗畏之心明;群工肃然,而吴敖之意息。听于舆人之诵,知有列圣之风。臣目睹盛仪,无《周南》之叹;位在近列,有秕前之讥。首被恩私,实增战越。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二仪之博施,袭累圣之成规,霈然雨露之私,无复贤愚之间。勋封...
...之流也。据此。本篇与前诗一致。实俱出李集。原本古文苑此二诗与李陵录别诗等均在第四卷。李陵以后。即为孔融。以相毗近。故易有此窜乱耳。) 【古诗二首】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类聚》八十二。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类书残卷。...
...之疑惑,使之一见而寤者,是以世之君子纷纷至此而不可执也。今夫《易》者,圣人之所以尽天下刚柔喜怒之情、勇敢畏惧之性,而寓之八物。因八物之相遇,吉凶得失之际,以教天下之趋利避害,盖亦如是而已。而世之说者,王氏、韩氏至以老子之虚无,京房、焦贡至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