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曰:「计之不熟,一盗也;收种不时,二盗也;取妇无能,三盗也;养女太多,四盗也;弃事就酒,五盗也;衣服过度,六盗也;封藏不谨,七盗也;井灶不便,八盗也;举息就礼。(《初学记》作利)九盗也;无事然镫,十盗也。取之,安得富哉!」武王曰:「善。(...
...别行者,各录在其书之上,自馀次之於下,以备地理之记焉。 《隋志》一百三十九部,一千四百三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一百四十部,一千四百二十四卷)。 《唐志》六十三家,一百六部,一千二百九十二卷(失姓名三十一家,李播以下不著录五十三家,九百八十九卷...
...1、《苏轼集》 2、《苏轼集》第一卷(古诗四十七首) 3、《苏轼集》第二卷(古诗八十三首) 4、《苏轼集》第三卷(古诗七十六首) 5、《苏轼集》第四卷(古诗八十八首) 6、《苏轼集》第五卷(古诗一百三首) 7、《苏轼集》第六卷(古诗九十...
...凌助教蓬屋题诗序(凌助教士燮,苏州吴人。观序辞,公尚在京师时作。) 儒有蓬户瓮牖而自立者,(《礼记》:儒有荜门圭窬,蓬户瓮牖。)河间凌士燮穷讨六籍,皆有著述,而尤邃《春秋》。为儒官,守道端庄,植志不回。在京师十二年,家本吴也,(用汉杨恽“...
...) ◇ 策试罢退浮华诏(太和四年二月)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朕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令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策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魏志·明帝纪》,又《...
...“实觯,觯为之”者,亦不从也。 无�乐。(合乡乐无次数。) [疏]“无�乐”。○注“合乡乐无次数”。○释曰:知合乡乐《二南》者,约上正歌时不略,其正已歌乡乐。但上有次第,先歌《关雎》,次歌《葛覃》、《卷耳》,次歌《鹊巢》、《采�》、《采蘩》...
...河图会昌符》,诏索《河雒》谶(chén)文言九世当封禅者,遂为东封之举,可谓自相矛盾矣。苻坚禁图谶之学,尚书郎王佩读谶,坚杀之,学谶者遂绝。及季年,为慕容氏所困,于长安自读谶书,云:“帝出五将久长得。”乃出奔五将山,甫至而为姚苌所执。始禁...
...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而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为其长帅也。案《史记》及《汉书》皆云:“楚威王使庄�乔略巴、黔以西,至滇池,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郡,因以其众王滇。後十馀岁,秦灭之。”又案楚自威王後,怀王立三十年,至顷襄王之二十二年,...
...◎鲁仲连 新城东北锦秋湖上,有鲁仲连陂,传为鲁仲连所居。按《前书》,《鲁仲连子》十四篇在儒家。 ◎辕固 新城有地名牛固,相传辕固故里也,未知所据。《前书·艺文志》:《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杂记》十八卷。辕固齐人,...
...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旧《令》唯祀十哲及二十二贤。开元八年,敕列曾参于十哲之次,并七十二子并许从祀。其名历已具于祠部。)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县、六佾之舞。若与大祭祀相遇,则改用中丁。祭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