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论语类 经解类 小学类_郡斋读书志

...当是必内圣之道、外王之业,未必非夫子之最致意者,不知何说,而张禹独遗之。禹身不知王凰之邪正,其不知此固宜,然势位足以轩轾一世,使斯文遂丧,惜哉!郑同名角先公讳,司马迁父名谈,以赵谈子为同子,故公武亦云。后仿此。 石经论语十卷 右伪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33.html

艺术玩赏之教育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艺术玩赏之教育译者附记〔1〕 谨案此篇论者。为日本心理学专家。所见甚挚。亦绵密。近者国人。方欲有为于美育。则此极资参考。用亟循字迻译。庶不甚损原意。原文结论后半。皆驳斥其国现用“新定画帖”〔2〕之语。盖此实由是而发。然兹译用意。...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30.html

中医不是现代医学的文化补丁_【中医宝典】

...和伤寒论,却是个问题。尽管他开出的处方也还是中药,但很可能却是根据化验单来决定药物的性质和配伍,而不是根据经方。在此情况下,我们还会相信自己是在看中医吗?中医的消亡已经不单是“狼来了”的呼喊了。 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传统中医文化遭遇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32.html

黄帝内经书名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宝藏。至于黄帝内经的真正作者们,为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和流传,他们毅然隐去自己的名姓,而托圣人之名以传播医药理论与文化,使之流传万世,造福华夏。他们的胸襟何其宽广,品格何其伟大! 内经是怎么回事?内经,绝不是治疗内科疾病的经典。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8.html

引言-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的攻难。论文多收三浦右卫门的最后译者附记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殁后集印的走向十字街头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记近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近代恋爱观英诗选释等。 然而这些不过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83.html

自序_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始皇于世。汉之太仓公、华元化、张仲景之徒,皆精其术。仓公、元化无传书,惟仲景有伤寒金匮两书,实与本经汤液难经相为表里,此医学之大成也。晋太医令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而医学始晦。相沿至今,卒无...

http://qihuangzhishu.com/277/2.htm

几条“顺”的翻译原文-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地方。随便举几个例子罢。万有文库〔4〕里的周太玄先生的生物学浅说里,有这样的一句—— “最近如尼尔及厄尔两氏之对于麦……” 据我所知道,在瑞典有一个生物学名家Nilsson-Ehle是考验小麦的遗传的,但他是一个人而兼两姓,应该译作...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35.html

黄帝素问宣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701.htm

黄帝素问宣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0.htm

凡例_伤寒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本书根据郑钦安所著伤寒恒原文,逐条阐释,以继承和发扬为原则,旨在为临床者之实用。二、郑书编列次第,其条文系遵舒驰远再重订伤寒集注(舒氏篇目悉按喻嘉言尚论篇,故是书篇目,一一遵之而未易)。惟条文错乱,多与伤寒论原书不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henglun/1034-8-0.html

共找到893,5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