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日,副标题所记八月十二日有误。 〔2〕《申报》参看本卷第92页注〔2〕。该报最初的内容,除国内外新闻记事外,还刊载一些竹枝词、俗语、灯谜、诗文唱和等;这类作品的撰稿者多为当时所谓“才子”之类。 〔3〕古今体诗古体诗和今体诗...
...参加过南社。当时任上海精武体育会编辑,编有《技击丛刊》等。 〔3〕 《克林德碑》 陈独秀作,发表于《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文中认为克林德碑虽被拆迁,但并不能消除“保存国粹三教合一”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并举出马良《新武术》的...
...下去怎么好,中华民国老是没头脑,想受党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但愿治病统一都容易,只要将那“言词争执”扔在茅厕里,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岂有之此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五日《十字街头》第三期(初为双周刊,木期改旬刊),署名...
...论重译 史贲 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以为不如给中国介绍一点上起希腊罗马,下至现代的文学名作。〔2〕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但他在十九日的《自由谈》上,却又反对间接翻译,说“是一种滑头办法”,虽然还...
..."鐮悬才知道命有差。” 〔10〕 参看《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 ...
...并无什么可记之事。只为了一篇《玩笑只当它玩笑》,又曾引出过一封文公直〔7〕先生的来信,笔伐的更严重了,说我是“汉奸”,现在和我的复信都附在本文的下面。其余的一些鬼鬼祟祟,躲躲闪闪的攻击,离上举的两位还差得很远,这里都不转载了。 “花边文学”...
...不同。同是中国人,倘使曾经见过飞机救国或“下蛋”,则在图上看见这东西,即刻就懂,但若历来未尝躬逢这些盛典的人,恐怕只能看作风筝或蜻蜓罢了。 有一种自称“中国文艺年鉴社”,而实是匿名者们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在它的所谓“鸟瞰”中,曾经说我所...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的唐虞之世〔5〕,去今已远,靠天而竟至于不能吃饭,大约为信天派所不及料的罢。到底还是做给俗人读的《幼学琼林》〔6〕聪明,曰:“轻清者上浮而为天”,“轻清”而又“上浮”,怎么一个“靠”法。 古时候的真话,到现在就有些...
...31、《垒虚》原文-出自《六韬》之《虎韬》 32、《火战》原文-出自《六韬》之《虎韬》 33、《略地》原文-出自《六韬》之《虎韬》 34、《绝道》原文-出自《六韬》之《虎韬》 35、《动静》原文-出自《六韬》之《虎韬》 36、《金鼓》原文...
...大胆的把创刊号付印了。” 〔6〕这里是指杨邨人。他在《读书杂志》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一月)发表的《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中说:“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父老家贫弟幼,漂泊半生,一事无成,革命何时才成功,我的家人现在在作饿殍不能过日,将来革命就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