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九卷。元·罗天益编。全名《内经类编试效方》(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本书系罗氏在其师李杲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而成,是《内经》分类的作品之一。已佚。...
...医经著作。九卷。元·罗天益编。全名《内经类编试效方》(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本书系罗氏在其师李杲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而成,是《内经》分类的作品之一。已佚。...
...神封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及第四肋间神经,第四肋间动、静脉。主治胸满,咳嗽,气喘,乳痛,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
...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终于少冲.脉起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侠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肺.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凡九穴.今取二穴....
...《神农皇帝针经图》分部穴图。 作者:佚名氏 版本:日本江户时期抄本...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后编名“枢要”,...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后编名“枢要”,...
...冲脉者与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此为病令人逆气里急,在难经则曰并足阳明之经,以穴考之,阳明之经,挟脐左右各二寸而上行少阴之经...
...王惟一,又名王惟德,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其著作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穴腧都数》。 【生平】 王惟一(约公元987~1067年)又名王惟德,正史未载其传,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宋仁宗时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熟悉方药针灸。 【...
...痘疮无人可免。自种痘之法起,而小儿方有避险之路。此天意好生,有神人出焉,造良法以救人也。夷考治痘治疹之书,不下百数十家,莫不切近和平,各出心裁,垂方立法。经余曾所见闻者,胪陈其目,俾后之学小儿医者,知有正路可由焉。周巫妨《颅囟经》钱仲阳《小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