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应诏集第十一卷(苏辙·试论八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所开塞可无慎乎?丁鸿之心主乎忠爱,何其终悟而义也。 异乎数子之徇名者也。 嗟夫!世之邪僻之人,盗天下之大名,以冒天下之大利,自以为人莫吾察,而不知君子之论有以见之。 故为国者不可以不贵君子之论也。 礼义信足以成德论苏辙 周衰,凡所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26.html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洵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72329.html

六国论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1.html

周书·君陈_尚书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619.html

第五十三回_唐代宫廷艳史

...真是受尽恩宠,享尽荣华。那皇帝每日除坐朝以外,行走坐卧,与贵妃寸步不离;每有饮宴,必令李龟年率全部乐队,在筵前鼓吹。那声调抑扬顿挫,甚是悦耳。贵妃便问:“鼓吹的是什么曲调,却如此动听?”永清偷偷地诉说:“这曲调名惊鸿,原是梅妃制就的。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286.html

嘉祐集卷六·六经论_嘉祐集

...几而分之也,天也。圣人曰:是天人参焉,道也,道有所施吾教矣。于是因而作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废。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不穷也。 【礼论】 夫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无故而变其俗,则其势必不。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365.html

既夕礼原文-出自仪礼_仪礼_【文学360】

...既夕礼 1、既夕礼:既夕哭,请启期,告于宾。 2、既夕礼:夙兴,设盥于祖庙门外。陈鼎皆如殡,东方之馔亦如之。夷床馔于阶间。 3、既夕礼:二烛俟于殡门外。丈夫髽,散带垂,即位如初。妇人不哭。主人拜宾,入,即位,袒。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248.html

栾城应诏集第四卷(苏辙·进论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四卷(苏辙·进论五首) 礼论苏辙 昔者商周之际,何其为礼之易也。 其在宗庙、朝廷之中,笾豆簠簋、牛羊酒醴之荐,交于堂上,而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乐作于下,而礼行于上,雍容和穆,终日而不乱。 夫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9.html

苏辙与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20.html

栾城集第十三卷(苏辙古诗八十六首)_诗词_【文学360】

...。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苏辙 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 生儿尽龙虎,封国裂山河。 象服惊初掩,埋文信不磨。 送车江郭满,咽绝听哀歌。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 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余福荐浮图。 家法苹蘩在,空堂始一虞。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41.html

共找到466,6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