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闲集鲁迅杂文集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1、我和<语丝>的始终原文-出自三闲集 2、在钟楼上原文-出自三闲集 3、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原文-出自三闲集 4、怎么写原文-出自三闲集 5、文艺与革命原文-出自三闲集 6、叶永蓁作<小小十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40.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译文及注释

...易。”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离娄上:“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玉篇·日部:“易,转也,变也。”广韵·昔韵:“易,变易也,改也。”这里用为改变、变动之意。 2.畴:易·否·九四:“有命,...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73.html

三国志蜀书_史书_【文学360】

...1、邓张宗杨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2、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3、黄李吕马王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4、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5、霍王向张杨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637.html

孟子·尽心章句·第二十六节读解

...人既然要内心充实,就必须要学习,但学什么呢?学墨家学说?学杨家学说?还是学儒家学说?这就需要尽心知命。很多人学了墨家学说,觉得不对,又去学杨家学说,还是觉得不对。那么,学习儒家学说的人与他们辩论以后,使得他们信奉了儒家学说。既然他们已经...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87.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读解

...从本篇一开始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直下来,孟子都是围绕着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的关系而言的,所以公孙丑感到很难。确实,要真正懂得尽心知命,是很难,但是,一旦能尽心能知命了,一切都不难了。就象高明的工匠不会为了笨拙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56.html

中庸之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1.html

告子上原文-出自孟子_儒家_【文学360】

...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17 告子上: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云:‘既醉以酒,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2.html

且介亭杂文鲁迅杂文集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46.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译文及注释

...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之所以有志于人生的正道,不彰明也就不会通达。”注释 1.容光:透光的小缝隙。 2.科:通“窠”。易·说卦:“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孟子·离娄下:“盈科而后进。”这里用为坎、坑之意。 3.章:通“彰”。易·丰·六五...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74.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五节读解

...孟子的这一段话与老子的思想完全一致。道德经·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意思是说,天和地是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它们对待万物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他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60.html

共找到895,8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