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休息痢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休息痢之症】暴发热痢而起,后乃久久不愈,或暂好一月半月,旋复发作,缠绵不愈,积滞不除,此外感休息痢症也。【外感休息痢之因】外感六淫之邪,以成痢疾,或失于解表,或寒凉抑遏外邪,或早食膏粱助其邪热,或补涩太早,邪伏肠胃,则成休息之痢矣。...

http://qihuangzhishu.com/646/328.htm

天行狂语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病,但狂言烦躁不安,精采言语与人不相主当。猪苓(二分) 白术(三分) 泽泻(五分) 茯苓(三分) 桂心(二分)上五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忌大醋、生葱、桃、李、雀肉等。(张仲景论、深师同,出第九卷中)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0-12.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五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正式结束。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是我国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集中人力物力对古典医籍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校正和刊刻印行,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小品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5.html

杏仁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处安候香熟。 [注意事项] 过量服用苦杏仁,会发生中毒,出现眩晕, 心悸,头疼,恶心呕吐,昏迷紫绀等危重症状。中毒者,内服杏 树皮或杏树根煎剂可解毒。 [资料来源] 宋·圣济总录 [附] 圣济总录将杏仁研碎生用,不去皮尖三斤,蒸令一...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417.html

外感病因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为六淫之中最为常见、最易中人的邪气,其致病极为广泛。究其原因,一是风邪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寒、热、湿、燥等邪常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而见风寒、风热、风湿或风寒湿等多种外感疾病。诚如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所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28.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 小品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4.html

实症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能读孙真人书者.方知从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二得来也.(八十六)以上咳嗽.治之失法.多至吐血痨伤. 目录 时方妙用实症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时方妙用实症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必咳嗽不已.兼见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若外感重者宜香...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izhengfang.html

伤寒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流派。自从东汉张仲景着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与明清以来形成之温病学派开展争鸣,推动学术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4.htm

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通论 一、 二、难经 三、伤寒论 四、伤寒补亡论 五、伤寒直格 六、此事难知集 七、医经溯洄集 八、丹溪心法附余 九、伤寒补天石 十、伤寒六书 十一、伤寒绪论 十二、温热暑疫全书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index.html

水解散_备急千金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 甘草 大黄(各二两) 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力强人服二方寸匕。(延年秘录有黄芩、芍药各二两。古今录验无甘草,有芍药。治天行热病生 疮疼痛及...

http://qihuangzhishu.com/221/665.htm

共找到487,7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