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魏书·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 家人进粥曰:“清官亦知有今日耶?”公~也。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鱼盛二公》...
...浸渍透彻,漉出,暴日中微燥,乃入捣臼,悉应手糜碎。艾叶柔软不可著力,若入白获等三五片同碾,则即时可作细末。“驯帖”,馆本作“顷刻”。 陈翠说燕后 赵左师触龙说太后,使长安君出质,用爱怜少子之说以感动之。予尝论之于《随笔》中。其事载于《战国策...
...交接,脏腑之递更,疾病情因从何审察。夫经络为识病之要道,尚不肯讲求,焉望其宗主《内经》,研究《伤寒》,识血气之生始,知荣卫之循行。阴阳根中根外之理不明,神机或出或入之道不识,师徒授受唯一《明医指掌》、《药性歌括》,以为熟此尽可通行,用药误人...
...余友洪君缉庵,病弃举业,潜心医学。不数年,得其奥,尝示所着《虚损启微》。采,辨论明晰,非他方书所及,或以多录成方为议,不知成方者规矩也,规矩积古今而不可易,有所变通,视夫人之善用其巧。缉庵此书,真具有与人规矩,不能使巧之微。缉庵又最孝,其...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五杂俎》是明代谢肇涮的一部笔记。全书共16卷,分类记事,计有天部2卷、地部2卷、人部4卷、物部4卷、事部4卷。该书不仅有读书心得和事理分析,还记载了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有利于我们研究明代的社会状况。 《五杂组》是明代的一部著名的笔记著作...
...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阐释】郑氏自序谓:学医于刘止唐(清代中叶四川经学家兼医学家),深悟《内经》、《周易》及仲景立方立法之旨。故《医理真传》一书,首...
...易》曰:潜龙勿用。祖师印可,旋为扫迹。非是且将执悟而成迷也。故《易》曰:亢龙有悔,知潜之勿用,则必有激发之大机。董公所以说高祖也,其说曰:名其为贼,故师直而为壮。知亢之有悔,则必有收敛之妙用。子房所以招四皓也,其说曰:难以力争。故功逸而有成...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方拟~,遣将西征。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