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鹤山,号松庄,江苏吴县人。攻经史百家,精通医理,尝着痘毒藏脾经说痘出同时论回澜录葵菜预解痘毒说等学术论文,刊于吴医汇讲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0.htm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9.htm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2.htm

编后记_伤寒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郑钦安氏为近代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其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从元阴元阳立论,互相发明,浑然一体,为推广运用伤寒理法方药于各种杂病之辫治的独特经验总结,对治疗慢性疾病,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实为继承和发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henglun/1034-22-0.html

苏沈良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本书是后人将宋·苏轼苏学士方和宋·沈括良方二书合编而成。原书共十五卷。现存十卷本和八卷本二种。流传较广的为十卷本(即六醴斋医学丛书本及其影印本)。又名苏沈内翰良方。本书除选辑临床各科的验方外,尚有关于医理、本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5.htm

宗传_慎疾刍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专科,后人不能通贯医理,只习经、产、惊、痘等方药,乃有专科。若读前所列之书,则已无所不能,更取后世所着妇人良方幼科新书等参观可也。外科 其方亦具千金外台。后世方愈多而法愈备,如窦氏全书疡科选粹,俱可采取。惟恶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jichuyan5300/216-22-0.html

毛世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湖南芷江县人,熟谙医理,尤精于脉学,尝注释濒湖脉诀,且曾增补伤寒金口诀伤寒歌句等书,有抄本,未见刊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18.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明代重视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一)内经的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的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1、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外科著作清代二百余年出现了大量外科类著作,尤其一些外科之专病著作更为丰富。其中出现了多种大型综述性外科巨著,在提高和普及外科医疗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影响深远者如:外科大成4卷,祁坤撰于1665年,三百年间刊行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1.htm

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医宝典】

...一、内经研究 金元诸医家主要采取两类方法研究内经。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论作专题研究,二是依据内经某一基本观点,结合实际进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的创新理论。第一类著作主要有刘完素的内经运气要旨论(佚),素问玄机原病式,佚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6.html

共找到488,7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