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卷九第十二。自“黄帝曰:刺节言彻衣”至“疾于彻衣”,见《甲乙经》卷七第一。自“黄帝曰:刺节言解惑”至“疾如解惑”,见《甲乙经》卷十第二。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对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第三十六《刺疟篇》,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素问·刺疟篇》,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七第五。疟病脉满大急,...
...唐薛渔思撰。亦记谲怪事。序云续牛僧孺之书。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酉阳杂俎》十卷 右唐段成式撰。自序云:“缝掖之徒,及怪及戏,无侵于儒。《诗书》为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大小二酉山多藏奇书,故名曰《酉阳杂俎》。分三十门,为二十卷。”其后续...
...,所以均轻重,分其权,而为万世虑也。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晁生忠于汉而雠于诸侯。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杨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 刺权第九 大夫曰:“今夫越之具区,楚之云梦,宋之钜野,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
...”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愚”下。 《墨子闲诂》原文 依上文亦当有“且”字。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
...《二部》 8966、二部: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 8967、二部: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8968、二部: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闲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8969、二部:亘:求亘也。从二从囘。囘,...
...苏云:“下‘誉’当作‘与’,读平声。”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墨子闲诂》原文 王引之云:“意与抑同,亡与无同,皆词也。非命篇曰‘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苏说同。虽使下愚之人...
...银河”之事,好生无聊。乃咏宋人汪彦章《秋闱》词,改其未句一字,云: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少个人同倚。一词寄《点绛唇》。权翰林高声歌咏,趁步走出静室外来。新月之下,只见一个...
... 11、《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原文-出自《二心集》 12、《习惯与改革》原文-出自《二心集》 13、《我们要批评家》原文-出自《二心集》 14、《唐朝的钉梢》原文-出自《二心集》 15、《上海文艺之一瞥》原文-出自《二心集》 16、《柔石...
...无穷,罗缕自然,是时,即命主图上仙而画图焉。金书紫字玉文丹章,于此成音。自南极上元、九光太真王夫人、东西二华、南北真公、五岳神仙、清灵真人所受真文并是,后圣所画图像,而各系之焉。 《真人沐浴东井图》上部第一真气颂 天河灌东井,石景水母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