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波林之歌》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2、《跳蚤》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3、《恋歌》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4、《饥馑》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5、《鼻子》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6、《恶魔》译者附记-...
...1、《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出自《古籍序跋集》 2、《唐宋传奇集》序例-出自《古籍序跋集》 3、《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出自《古籍序跋集》 4、《嵇康集》考-出自《古籍序跋集》 5、《小说旧闻钞》序言-出自《古籍序跋集》 6、《俟堂专文...
...友善,傅山有疾皆由其调治。后徙居京师,名噪遐迩。杨颜齐宋代(?)医家。履贯欠详。着《灸经》十卷,未见行世。杨璇(1706-1795年)清代医家。字玉衡,号栗山。河南夏邑县人。幼而聪颖,博闻强记,初习儒,后改攻医。于伤寒、温病皆有研究。着有《...
...1、《我和<语丝>的始终》原文-出自《三闲集》 2、《在钟楼上》原文-出自《三闲集》 3、《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原文-出自《三闲集》 4、《怎么写》原文-出自《三闲集》 5、《文艺与革命》原文-出自《三闲集》 6、《叶永蓁作<小小十年>...
...大都从文字角度阐述,而少有论及如何具体运用其方。于其内涵亦见仁见智,学术多歧,各不相侔,但都推崇备至,誉其为“方书之祖”。名医家张令韶特别指出《伤寒论》是治百病的全书。他说:“书虽论伤寒,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阴阳水火,寒热虚实,靡不毕备,...
...本书全称《新镌批评绣像合浦珠传》,不署撰人,题“槜李烟水散人编次。”首有自序。全书分四卷,共十六回。 据考原作者为袁于令,袁氏所作今已佚,本书系烟水散人据袁氏所撰《合浦珠》改编而成。刊刻于清初。 本书据清初刊本校点。...
...《巢氏病源》小儿伤寒呕候∶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疼而壮热。其呕者,是胃气虚热乘虚入胃,胃得热则气逆,故呕也。《活人书》论伤寒 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呕者,何也?无阳则厥...
...《春秋繁露》在线阅读 1、祭义 2、止雨 3、求雨 4、执贽 5、顺命 6、郊祀 7、四祭 8、郊祭 9、郊义 10、郊语 11、基义 12、天容 13、诸侯 14、实性 15、奉本 16、观德 17、爵国 18、度制 19、服制 20、...
...黄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皆《内经》之明言也。故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皆本于寒,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理宜然也。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在未达其义耳。...
...《巢氏病源》小儿伤寒热渴候∶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疼而壮热。其渴者,是热入脏,脏得热则津液竭燥,故令渴也。《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渴者,何也?脉浮而渴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