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的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的出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标题前先简要介绍作者姓名、讳号、籍贯、职称、生卒年月等,以使读者对本文作者有所了解,颇具史资料价值。在我国期刊出版史中可谓首创,现今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中有的就在正文前或在正文末附作者小传。从上述吴医汇讲各方面来看,同现代期刊的特征颇...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6.htm

方论(五十四)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痫为最大。而所覃思。经有备论。至于斑疹之候。蔑然危恶及惊搐伤寒二痫大同。而用药甚异。投剂小瘥。悖谬难整。而医者恬不为虑。比得告归里中。广川及之出方一帙示予。予开卷而惊叹曰。是予平昔之所究心者。而子乃不言传而得之。予深嘉及之少年艺术之精。...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53.htm

方论(十八)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京都者。不能素储。不可卒辨也。又多令人以针治病。其灸法又不明处所分寸。而但说身中孔穴荣卫之名。自非旧备览明堂流注偃侧图者。安能晓之哉。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名。以类相续。其九十三卷。皆单行径易。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43-1.html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医者意也_【中医宝典】

...甚至原服法而自誉。详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p.78.[70] 引自岗西为人宋以前,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p.391.[71] 引自岗西为人宋以前,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7.html

序六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含悲贮恸而止。兼为太夫人虑,恐以其孙毁,奈何不郁而为疾?徐君言是也。于是,众皆挢舌相视,奇徐君术为神。不数日,少泉公愈,乃持徐君所集一书示王子。王子曰∶嗟乎!灵枢素问玄藐矣。上池奇刻青囊金匮之术,载所不传。后学人罕通其说。仓...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7-0.html

方论(四十七)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撰。〔释氏(普济)口齿玉池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咽喉口齿方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疗口齿方〕崇文总目一卷 佚〔薛氏(己)口齿类要〕藏目录一卷 存〔张氏(宗良)喉科指掌〕六卷 有彭启丰序曰。夫之为类最繁。其为道甚难。而于咽喉一科。则尤...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39.htm

方论(二十八)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 结。特以诊脉为名。亦何异焉。因着医书内经运气要旨论。医方精要宣明论二部。总一十七万余言。精微浩汗。造化详悉。而又述习要用直格。并药方。已板行于世。外又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并注二万余言。特采摭至真要大论一篇。病机气宜之说。撮其枢要。...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01.htm

丁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德刚。江浦(今属江苏)人。为丁凤之先辈。约生活于16世纪后半叶。据江宁府志所载,有一针救活已死孕妇及产下一子的故事。中国载他着有兰阁秘方医方集宜玉函集等,但有人考证后三种均为其子丁凤所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00.htm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受益。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1.html

方论(二十五)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长沙医工郑愈。〔五关贯真珠囊〕佚刘 曰。不载所作之人。得之长沙医工毛彬。〔卢氏(昶)镜〕佚〔史氏(堪)指南方〕宋志二卷 存陈振孙曰。指南方三卷。蜀人史堪载之撰。凡三十一门。各有论。王 曰。史载之指南方。严州公库有版。(百一选方)鲁应龙曰...

http://qihuangzhishu.com/485/95.htm

共找到482,6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