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和“系”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我的“”和“系”〔1〕 虽然因为我劝过人少——或者竟不——读中国书,曾蒙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先生赐信要我搬出中国去,〔2〕但是我终于没有走。而且我究竟是中国人,读过中国书的,因此也颇知道些处世的妙法。譬如,假使要掉文袋〔3〕,可以说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html

吴崑与针方六集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吴崑,字山甫,号鹤皋、安徽歙县人。为明代著名医家,擅长针灸。其著作有医方脉语素问吴注药纂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炳。 【生平】 吴崑(公元1552~约公元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鹤皋山人、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0.html

汇诸前贤成一统——针灸大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问对针灸大成奇经八脉类经图翼等,同时四部大型综合性医书——普济方医学纲目奇效良方古今中也均设有针灸专篇,汇集历代针灸文献。 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单单从明代这几本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5.html

隋唐五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军医的设立太平御览载晋朝刘德“官至太医校尉”,资治通鉴·晋纪中记有武帝时程据为太医司马,又晋书·刘曜传所载刘曜被擒,石勒“使金疮李永疗之”之事。可见公元五至六世纪时,朝廷已有专职治疗战伤的医生——金疮。北魏延昌元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5.html

方论(四十五)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亡名氏寒食散论〕隋志二卷 佚〔寒食散汤方〕七录二十卷 佚〔寒食散方〕七录二十卷 佚〔曹氏(歙)解寒食散方〕佚册府元龟曰。魏东平王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于世。〔皇甫氏(谧)曹歙论寒食散方〕七录二卷 佚〔释氏(道洪)寒食散对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70-1.html

罗国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喜读医书,辨证精细,论治灵活,治验颇多。晚年辑成罗氏会约二十卷(1789年),撷取历代精华,分类论述,首述脉法,次论治法精要、伤寒、瘟疫、杂证、妇科、本草、儿科、疮科及痘科,间附临...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10.htm

医典中国民族医学_【中医宝典】

...传到中国编入回回药方 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1227年率军西征中亚,其孙旭烈兀西征阿拉伯哈里发帝国,期间有很多阿拉伯书被带到中国。据元史记载,1273年阿维森纳医典等阿拉伯文医书已被收藏在中国国家档案馆——元秘书监内。1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4.html

明代的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服务外,还兼管医学教育。太医院医生主要从各地世业医生中考选。被选入太医院学习者,称丁。丁必须由嫡派子孙告补,经太医院学习三年,通候类,中试后才准补役。如嫡派无人或不堪补用,经获准可从亲支弟、侄人等中,选一人参加学习考补。尽管严令禁止,...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4.htm

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局面,使这些古代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的医药书籍,现在可知的有: 1、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后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张仲景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6.html

循经穴编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医学统宗、徐春甫古今的“背部穴图”、“腹部穴图”中的错误。较之前代针灸腧穴书,此书的腧穴定位更具体,刺灸法、主治症更全面,更切合临床实际,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循经穴编考证了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及交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4.html

共找到478,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