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变综合征是机体对急性应激情况、慢性重症疾病所出现血清T3或T4水平低下,rT3水平增高,多数患者的TSH是正常的,这是机体的适应性变化。一般NTIS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指标变化。 ...
...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
...慢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较成熟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或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后,虽带病生存了数月或数年,本质上仍为急性白血病而非慢性白血病。但是,部分慢性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在病理的某一阶段中,血象及骨髓...
...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PK活性开始升高和恢复正常均较早,因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的诊断。但有人认为PK不如CK敏感,但是比CK特异,由于升高时间短暂,最好辅之以其他监测指标;也有人认为PK是诊断...
...淋巴细胞白血病宜散结加益气养血。主要药物有两种:“祛白胶囊”为固定药物,适用于各型白血病;“祛白丹”是根据病情而灵活配制药物,辅助药物、备用药物根据具体病情配方。我们发现白血病患者临床具有不同的特征:如贫血、出血、痘疹、斑痧、骨痛发热、淋巴结或肝...
...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1986-1988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10万)略高于女性(2.52/10万)。我国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约1.6-4.41:1。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料统计...
...0.60~0.75。(形态学法)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淋巴肉芽肿、重症结核、重症真菌感染、瘤型麻风、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放疗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 升高:见于特纳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
...不同。 (二)发病机制 APL是白血病中对诱导分化治疗反应较好的一种类型,这与APL细胞中表达的维A酸受体(RARα)融合蛋白诱导的染色质的改变有关。已报道的APL的5种染色体易位均累及17号染色体上的RARα基因。该基因全长39398bp,...
...一般低于1%,急性肾小管坏死时,钠重吸收能力下降,钠排泄分数升高到1%以上。 (3)尿糖测定。血糖正常,尿中出现葡萄糖通常是由于肾小管损害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即为肾性糖尿。 (4)尿中氨基酸分析。经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被...
...诊20年后20%、随诊30年后25%的MGUS将发展为MM或其他浆细胞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或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即MGUS以每年1%的速度转化为恶性疾病,其中主要是转化为MM。...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