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血中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D、胆碱、肌醇含量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表12-69 实验动物血液中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D、胆硷、肌醇含量[60]维生素含量/动物种类A(微克/100毫升)胡萝卜素(微克/100毫升)C(毫克/100毫升)D(国际单位/100毫升)胆硷(毫克/100毫升)肌醇(毫克/...

http://qihuangzhishu.com/954/376.htm

Clr和Cls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了的Cls借Ca2+连接成扭曲的“8”字形,盘架于C1q近头部的6条螺旋结构间(图5-3)。Clr和Cls的分子量条螺旋结构间(图5-3)。Clr和Cls的分子量均为85kDa。它们激活后,在分子内的精氨酸与亮氨酸残基间断裂,形成分子量...

http://qihuangzhishu.com/957/129.htm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遗传性补体缺陷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些例外,如在纯合C1r缺陷时,C1s的浓度也有所降低,一些C2缺陷的患者伴有B因子水平降低,这是由于原发缺陷的补体蛋白和继发缺乏的补体蛋白间有高度的结构同源性。另外,B因子和C2的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位置十分相近,因而与它们具有相似的调节...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YiChuanXingBuTiQueXianBing266954.htm

补体系统的活化与调控_《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现发现除抗原抗体复合物外,还有许多因子可激活此途径,如非特异性凝集的Ig、细菌脂多糖、一些RNA肿瘤病毒、双链DNA、胰蛋白酶、纤溶酶、...

http://qihuangzhishu.com/1016/20.htm

补体系统的活化与调控_《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现发现除抗原抗体复合物外,还有许多因子可激活此途径,如非特异性凝集的Ig、细菌脂多糖、一些RNA肿瘤病毒、双链DNA、胰蛋白酶、纤溶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anyixuehemianyixuejianyan/1016-7-2.html

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κ有5个,其中4个有功能:Cκ只有1个。在人类,Vκ基因片段约有85~100个,编码V区氨基端的1~95位氨基酸,包括CDR1、CDR2和部分CDR3。根据DNA相似性程度,Vκ可分为16个组。在胚系DNA水平上,Vκ基因片段分散约占...

http://qihuangzhishu.com/957/51.htm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预防_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禁烟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应绝对禁烟,吸烟可加重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 2.防治并发症 对只有轻微肝损害者只需长期支持治疗;对有门脉高压者可行门腔或脾肾分流术。 3.肝移植 对肝损害严重者应行肝移植。由于肝是合成α1-...

http://jb39.com/jibing-yufang/KangYiDanBaiMeiQueFaXingGanBing257663.htm

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1 INH mRNA转录被抑制(Ⅰ型),至血清C1 INH浓度下降;另一些病人C1 INH关键反应区的精氨酸发生突变,血浆中存在正常或增高水平的C1 INH,但无功能(Ⅱ型)。少数先证者为自发突变。 ...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XiaoErYiChuanXingXueGuanShenJingXing261988.htm

补体受体的结构及功能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粒细胞上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结构称为CR1。以后又相继发现了另外4种C3受体,即CR2(1973)、CR3(1979)、CR4(1984)和CR5(1984)。另外,还有4种补体受体则是根据它们的补体配体特异性而命名的,即C1q受体(C1q-R...

http://zhongyibaodian.com/xibaohefenzimianyixue/957-7-3.html

补体固有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功能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体系统两条激活途径中,涉及到14个补体蛋白(C1-9,及B、D、P因子)的参与。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已阐明许多补体分子的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及遗传特征,从而大促进了人们对补体系统激活过程机理的认识和对各个补体分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xibaohefenzimianyixue/957-7-1.html

共找到170,2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