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理论服务。《内经中的阴阳概念也包括物质之气,即阴气和阳气。基于天人相应的观念,《内经认为人身阴阳二气与天地阴阳二气呈同步一致的消长变化,认为人身脉象的变化与四时阴阳消长相应。脉象是人体气血阴阳状况的表现。脉象应四时阴阳即意味着人身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鲁兆麟_顺应四时乃养生之本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鲁兆麟:中医十分重视顺应自然规律,强调顺应自然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春捂秋冻老了没病老百姓有句谚语:“春捂秋冻,老了没病。”中医也有句话,《黄帝内经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些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则。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其实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aolin/1278-3-0.html

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新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材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依据,其阐述应该明确、准确与正确。遗憾的是,作为传承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学术的《内经选读,从四版至七版,在阐述原著某些重要思想与观点时,却未尽如此。本文仅择其要者商榷于后。 “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老年人长寿应该注意什么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长寿养生应该起居有常,动静适宜,养生之道,常于小劳、体欲常劳、劳勿过极、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许多中医享有长寿的关键在于养生。《冷庐医话称名医长寿为“医范”,强调“医人每享高龄……既精医学必有探性命之旨,审颐养生之宜,而克葆天年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86.html

中医养生之道与养法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1.html

古人养生“三支点”_【中医宝典】

... “三去”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三去”既是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 “三有”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要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长寿,必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61.html

钱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人。中年时曾患伤寒,痛痹几殒,得治而愈。遂立志习医。精研《内经、《伤寒论,认为仲景之方,无能愈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张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78.htm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残缺。国内刊本只有二十三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全书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医书佚文等方面,对研究《内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童眼 童心 童趣——著名作家高玉宝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高玉宝(左)与本文作者丁金栋 五十年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编入了中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作家高玉宝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71.html

共找到490,4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