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闻 (1932年)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十二月 《鲁迅日记》1932年12月31日:“为内山夫人写云:(略)。”许寿裳《怀旧》:“这是一方写豪奢,一方写无告,想必是1932年‘一二八’闸北...
...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 style;style of work;way 工作作风 国语辞典 處理事務的行為、態度。 如:「行事不拖泥帶水,是他的一貫作風。」 作家創作所特具的風格。...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辑《自己的园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辑《绿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杂文二十篇。再版时删去杂文,增收《茶话》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冲淡。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
...悼杨铨 (1933年)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六月二十一日 杨铨,字杏佛,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6月18日为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20日鲁迅曾往万国殡仪馆送殓。许寿裳《亡友鲁迅...
...田家》,描写了盛夏农村“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的景象,语言本色,意致自然。 他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贯云石说:“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阳春白雪序》)这大致概括了卢挚作品的艺术风格,如〔沉醉东风〕《秋景》、〔湘妃怨〕《西湖》等都体现...
...《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谈起,指出创作是作者有了某种情感的冲动,才发而为文的。所以作者的才、气、学、习等等,...
...自传〔1〕 鲁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
...版画展览会,却将艺术直接陈列在我们眼前了。作者之中,很有几个是由于作品的复制,姓名已为我们所熟识的,但现在才看到手制的原作,使我们更加觉得亲密。 版画之中,木刻是中国早已发明的,但中途衰退,五年前从新兴起的〔3〕是取法于欧洲,与古代木刻并无...
...风骨并不等于风格。因为风格指不同作家的个性在作品中形成的不同特色,风骨则是对一切作家作品的总的要求。 刘勰的风骨论,是针对晋宋以来文学创作中过分追求文采而忽于思想内容的倾向提出的,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 《诗经》...
...二十二年元旦 (1933年) 云封高岫护将军①,霆击寒春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一月二十六日 《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旧历申(当作酉)年元旦。……又戏为邬其山先生书一笺云:(略)。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