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一时代的纪念碑底的文章,文坛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 但至今,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
...启事〔1〕 我于四月二十七日接到向君〔2〕来信后,以为造谣是中国社会上的常事,我也亲见过厌恶学校的人们,用了这一类方法来中伤各方面的,便写好一封信,寄到《京副》〔3〕去。次日,两位C君〔4〕来访,说这也许并非谣言,而本地学界中人为维持学校...
...《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1〕 作者的事迹,见于他的自传,本书的批评,见于Kogan教授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2〕中,中国已有译本,在这里无须多说了。 关于巴尔底山〔3〕的小说,伊凡诺夫〔4〕所作的不只这一篇,但这一篇称为...
...成为懒人享福的地方。 中山大学也还是无意义。 不过使国内多添了许多好看的头衔。 结末的祝词是:我先只希望中山大学中人虽然坐着工作而永远记得前线。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广州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开学纪念册》“论述”栏,...
...虚空真等闲。无何虞赵二公辩方始,无乃七圣皆迷、所见才一斑。(2) 碧海谣,赠洪尊师(侨吴集卷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弘治九年刊本) 我逢碧海之仙人,为赋碧海之仙谣。霞光楼观、不在东瀛大海外,煌煌紫芝一年三秀,近在计筹之山椒。山椒真人号...
...北京大学新潮社编辑,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重要刊物之一。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停刊。 〔4〕 史志无的信 载《新潮》第一卷第三号(一九一九年三月),其中说:“览首期所载多哲学及文学之新潮,于科学之新潮尚未能充分提倡...
...北京大学新潮社编辑,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重要刊物之一。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停刊。 〔4〕 史志无的信 载《新潮》第一卷第三号(一九一九年三月),其中说:“览首期所载多哲学及文学之新潮,于科学之新潮尚未能充分提倡...
...,鲁迅自费影印,用三闲书屋名义出版。梅斐尔德(C.Meffe-rt),德国现代木刻家。 〔2〕 《士敏土》 现译《水泥》,反映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革拉特珂夫(W.·.[KHeYTN,1883—1958),苏联作家。 〔3...
...故事》,后经杨臣诤增订,改题今名。全书用四言韵语写成,每句一故事,两句自成一联,按通行的诗韵次序排列。 〔14〕据作者一九三五年九月八日写的《给〈译文〉编者订正的信》(现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这个被译为“头儿”的字,源出犹太语,应译为“...
...,便名之曰《南腔北调集》,准备和还未成书的将来的《五讲三嘘集》〔2〕配对。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书名上来了。这是不足为训的。 其次,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